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GX教材在民族地区实验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 GX 教材对民族地区数学教学的适应情况,我们于1994年秋选取贵州省3个地区(州)的毕节地区民族中学、大方一中、麻江中学和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中学等4所学校为实验点,少数民族学生平均占70%以上。关于数据分析的两点说明:(1)因为毕节民中无对比班,皆为 GX 实验班,故只能比较四校联考成绩的差异,而无法进行毕节民中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成绩差异的 U 检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学习理论认为人有听觉和视觉两个通道,相应有言语和图片两个模型,当发生整合加工时,就会出现认知超载。大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可能出现5种类型的认知超载:一个通道被必要加工的认知需求超载;两个通道被必要加工的认知需求超载;无关材料被不必要加工需求超载;必要材料被不必要加工需求超载;一个或两个通道被必要加工和表征保持联合超载。大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设计应遵循:(1)文本和图片结合比仅文本学习效果更好;(2)排除多余的文字、图片及资源;(3)相关的文本和图片应放在一起,教师讲解的听觉文本或屏幕呈现的视觉文本应与相关图片同时呈现;(4)动画和视觉文本结合比动画和听觉文本结合学习效果更好;(5)动画和听觉文本两者结合比动画、听觉文本和视觉文本3者结合学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汉语拼音GaoXiao的首字母)。GX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其核心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GX实验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大众化”“活动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强调本质,注重适度形式化”等基本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GX教育思想有助于教师实施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者针对高等教育中《生物化学》难教难学的状况,以"核酸"一章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6.
庞坤生 《广西教育》2006,(1B):73-73
一、滥用多媒体教学赶“时髦”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明确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或程度,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有必要用课件演示来表现的。本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常规的电教手段效果会更好,然而如果盲目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宴施教学,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重视课件的教育性和实效性,不能盲目使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将新课程标准与现代教育技术充分结合,这是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和必须经历的严峻考验。下面笔者以高中物理“楞次定律”的探究式教学为例说明新课程标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应用,以供大家一起参考、讨论。在本课例中,使用到的CAI多媒体课件是用矢量动画制作软件SwiSHmax和Macromedia Flash Mx共同编辑制作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与高校的其他数学类课程相比,数学建模课程学习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学生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在学习目标上存在差异性,在学习内容上存在互补性,在学习形式上具有互促性;数学建模课程学习宜采取硬性评价与软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为此,应实施评价指标多维度、评价内容多侧面、评价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应用数学方法,基于高斯扩散模型和梯度概念,给出了地面连续泄露源和瞬时泄露源的人员救援疏散模型,得到了疏散最优路线,可解决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泄露扩散中人员疏散路线问题,预测的路线可为现场处置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对预防和减小灾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数学物理方法,改进了以往研究在气体储罐泄漏数学模型建构中存在的不足,得到了更为准确和客观的气体储罐泄漏数学模型。改进后的数学模型获得了泄漏强度、储罐气体压力、泄漏量随泄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能更好地反映变化大的泄漏强度或较长的泄漏时间的泄漏,并且可以较真实地模拟出泄漏过程中任意时刻的泄漏强度、储罐气体压力和泄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