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郭沫若对编辑实践目标、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等的独特认识构成了他的编辑实践观。日本杂志编辑出版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当时国内的编辑出版语境是郭沫若编辑实践观生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凭借其巨大的创作成就、独树一帜的创作方法、标新立异的文学思想以及拥有众多的读者奠定了自己在五四新文坛上的地位。而其创作成就的取得和文学思想的传播、读者群的培育则得益于他的编辑实践,故编辑实践对其地位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与中国侠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侠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侧面的侠文化,对国人的人格、心理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郭沫若与中国传统侠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侠文化对他的人格、心理,乃至文学创作都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4.
期刊品牌是期刊编辑为追求最佳的社会效果而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郭沫若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的品牌建设表现在品牌营运和名牌意识两方面。郭沫若认为,品牌是进军市场的法码,名牌则是占领市场、培养读者忠诚度永恒不变的定律。  相似文献   
5.
论郭沫若编辑实践的职业道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职业道德是编辑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编辑为职业之一的郭沫若的职业道德思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新文化建设中正确地发挥编辑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发现功能,培育国人新的文化消费观;二是正确地处理作者、编者、读者的三元关系;三是重视出版物的品牌建设;四是重视团队的协作精神;五是在“利”与“义”的选择中,以义为本.  相似文献   
6.
编辑实践现代性是编辑实践价值的最终体现。起步于创造社诞生时期的郭沫若的编辑实践,无论是从编辑手段,还是编辑结果来看,都能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其中,创新意识、晶牌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是其现代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对高校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要素以及提高期刊质量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工作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学报外稿采用原则与转载率关系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各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近年来,由于一些权威学术检索机构的出现和被学术界逐渐认同,转载率的高低成了衡量各家学报质量高低的杠杆。为追求较高的转载率,各家学报纷纷打破封闭性,纠正过去的用稿方针,积极吸纳校外稿件。这种开放性的办刊方针,对繁荣我国的学术研究和两个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学术腐败是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责任的失衡。责任编辑是整治学术腐败环节中的关键。增强责任编辑的学术道德责任是当前把持学术阵地纯洁性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要求责任编辑加强自律,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同时。还应强化对责任编辑的道德责任教育,提倡编辑批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法制.规范责任编辑的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一版,以《龙源期刊网遭遇版权门》为题报道了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魏剑美状告龙源期刊网(以下简称龙源)版权侵权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一审判决龙源期刊网侵权事实成立,并判赔偿魏剑美经济损失2.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