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笔者在多年的口才课教学中摸索出一套"阶段训练法",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为基本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体系等多个角度入手,增加学生实际训练的内容,将训练内容创新性的分为基础素质、综合素质、实用口才三个阶段,使口才的提高训练循序渐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考试评价体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考试评价体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入手,重点分析了当前高校考试评价体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并提出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二拍”作为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 ,在文人雅趣与市民鄙俗之间产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碰撞 ,二者既有融会贯通 ,也有互相抵触 ,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趣味 ,本文拟从人物形象、题材选择、作者身份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在这种雅与俗的碰撞中凌氵蒙初所作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考试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针对当前高校考试评价体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神思”在我国文艺美学中一直倍受关注。刘勰的《神思》篇作为历史上第一篇全面而系统的艺术构思专论 ,不仅对艺术构思的“神与物游”的基本原理和特殊规律、“秉心养术”的条件与方法作了深入、理性的阐述 ,还立足于“立象以尽意” ,提出了“凭虚构象” ,即虚构想象 ;特别是明确提出“意象”说 ,更深入地接触到了艺术创作的审美本质 ,为意境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多年的口才课教学中摸索出一套“阶段训练法”,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为基本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体系等多个角度入手,增加学生实际训练的内容,将训练内容创新性的分为基础素质、综合素质、实用口才三个阶段,使口才的提高训练循序渐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孔子"和谐"的社会理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所有思想的最终归结点:达成完美和谐的社会群体,广泛实现人类之爱。而拥有这种以“和谐”社会理想为最终目的的仁学心理结构的民族群体,不管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有多发达,也始终不会抛弃其中的个体,不会将其抛置在均一化整体机器的异化世界中,令其倍感孤独和凄凉,相反,能为高度物质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现实精神安息场所,这恐怕才是站在时空交汇的点上,研究“和谐”社会理想的真正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