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种群的数量变化》在新课标中的知识性学习目标是“解释”,属理解水平;能力性学习目标是“尝试”,属模仿水平.因此,在考试中必然会以教材上的“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模仿对象设计相关问题,以考查同学们的理解水平和模仿能力,而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则是高考最容易考查的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2.
一.基因显隐性关系判断类 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题方法:进行自交或杂交. 原理分析:如果进行自交,那么若A交后代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新出现性状为隐性;若子代均只表现一种性状,让二者杂交后,表现性状为显性,未表现性状为隐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