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开课是教师“精神的盛宴”。它让教师的精神与心灵在“阳光的”课堂相遇、相通,实现教学经验与智慧的共享。公开课的执教者承担公开课任务后,无一例外地调动潜能,追求成功。当他们不辞辛苦地“打磨”公开课的同时“,公开课”又毫无疑问地“打磨”了教师的自身  相似文献   
2.
错误是一种“宝藏”,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课堂上,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十分正常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善待学生的错误,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愿因,努力铺设好由错误转化为真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4.
张元进 《四川教育》2005,(11):39-39
课例:《金色的脚印》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与讨论,大家对人们眼中狡猾的狐狸有了新的认识,被老狐狸的行为和正太郎的行为所感动?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中肯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们就大胆地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吧?  相似文献   
5.
“瞎猫碰到死耗子”这句俗语在有人超水平发挥,取得优异成绩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是取得优异成绩者的谦虚说法;一种是他人对取得优异成绩者的怀疑说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管是“谦虚说法”,还是“怀疑说法”,都会对取得优异成绩者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的原因分析可归纳为能力、运气、努力、任务难度、方法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可进一步归纳为3个维度,即控制性、稳定性、原因性。如果把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运气,这是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因素,这样就会降低个体对后继行为的动力;如果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纳为内部的…  相似文献   
6.
周末带孩子放风筝,当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时,人们的喝彩声接连不断,放风筝的人更是眉飞色舞……作为一名教师,这样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也能有如此场面,那该多好呀!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与放风筝有着共性。一、由放风筝探析师生关系的建立风筝能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展示风采,主要是凭借那根线和人的引导,风筝、人、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师生关系就像放风筝:学生是风筝,教师是放风筝的人,那根连接人和风筝之间的线就是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要对学生有真情至爱,就能感动学生,进而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想感动学生,就要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方式很多,但必须从细节着手。  相似文献   
8.
不可或缺的"集体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领导都十分重视集体备课,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应遵循的核心理念。近年来,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生动的诠释。然而,由于有些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误读或理解不到位,课堂上的有些教学环节是虚设、假的。教学过程变成穿新鞋走老路,偏离“学生主体性”的现象常有出现。一、鼓励“质疑问难”是假,引向“预设环节”是真近年来,课堂上学生积极思维、踊跃质疑的气氛越来越浓,就其形式而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然而,我们不应该仅仅凭学生提出问题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其主…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听课是一项能让听课者与上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活动。然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公开亮相的"课"都是经过一番精心打造的观摩课,真实性不够。如果学校领导、教研人员、教师想了解真实的教学情况,听"推门课"(随堂听)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