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学生问题】在一次苏教版四上《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研究三组物体的排列规律,并得到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多1以后,教者为了拓展与完善学生的认知,出示下面的小棒与圆片排列图:教者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与教材中三组物体排列的不同,从而突出首尾不同时两种物体个数应该是相等的。但事与愿违,教者在出示小棒与圆片排列的图后,提问:图中小棒与圆片是怎样排列的?学生没反应。师追问: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相似文献   
2.
报纸上有插图,刊物上每篇文章的末尾有尾花,这些都起到了美化报刊的作用。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往往有一些页的末尾会剩下一点点空白,下次作业时,一般总是从新的一页开始。那这些剩下来的空着的地方,是否可仿照  相似文献   
3.
“小课题”研究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首先要确定研究什么,这比怎么研究更重要。合适的取材,能够凸显“小课题”研究的价值,并有利于“小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内容 “认识分数”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 (上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只让学生认识把 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或几份的分数,而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若干份的情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本单元的内容安 排先是认识几分之一,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在认识 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学习一些简单 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结尾,教者让学生写出与相等的分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不停地写,尽量多写一些。可是,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个与相等的分数,就坐在那里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的同学。  汇报评讲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写出的个数,那个学生说:“我只写了一个”,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可他却说:“我虽然只写一个,但却可以表示无数个。”同学们都不明白,也很好奇。教者让他说出写的是什么样的分数,他的答案是: =。他解释说:“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 a,它的大小不变。其中的数 a可以代替无…  相似文献   
6.
[案例回放]最近,在一次教学沙龙活动中,有一位教师进行了十分钟左右的模拟课堂,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地方高校学报稿源的分析,认为地方高校在注重高职称高学历论文和基金论文的同时,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位,开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稿件,保证地方高校学报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案例1]一位教师教学工程问题,出示下题:一天,王大妈去水果市场批水果,苹果、梨一共买了8千克。她带去的钱如果只买梨可买15千克。如果只买苹果可买10千克。王大妈那天买梨、苹果各多少千克?学生解设苹果买来x千克,则梨买来(8-x)千克,列出下列方程解答:1/15x 1/10(8-x) =1,解题过程中有学生举手说: “老师,这个方程怎么不好解呢? 怎么未知数x不够减呀?”老师查看了学生做的练习后说:“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条件给搞错了,苹果、梨应该一共买了12千克。”学生听罢,一片哗然。 [案例2]在一次“进位加”随堂课教学练习中,教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29 8时,一位学生在黑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结尾 ,教者让学生写出与 13 相等的分数 ,能写几个就写几个。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不停地写 ,尽量多写一些。可是 ,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个与 13 相等的分数 ,就坐在那里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的同学。汇报评讲时 ,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写出的个数。那个同学说 :“我只写了一个。”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可他却说 :“我虽然只写一个 ,但却可以表示无数个。”同学们都不明白 ,也很好奇。教者让他说出写的是什么样的分数 ,他的答案是 :13 =1×a3×a。他解释说 :“三分之一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a,它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如何让“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一过程自然发生,由学生自主发现呢?这一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探索,我实施了活动化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了“操作中感知—观察中猜想—联想中验证”的学习过程,在比较正方形中最大的圆与正方形,它们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中,“不经意”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发现了正方形中最大的圆与正方形,它们的周长、面积的关系。具体的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