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赏《曹刿论战》一文,人们往往欣赏曹刿这个深谋远虑的主人公形象,而对鲁庄公这个个性亦甚鲜明的次要人物关注不足,甚至产生误读。究其原因,曹刿形象太完美了,几无缺点,而鲁庄公确实瑕疵多多,再加上篇首定调以及作者对比反衬笔法的运用,误读在所难免。我们应该结合背景,深研文本,去重新认识文中的鲁庄公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本人尝试采用诗句来小结课文。做法是,在课堂小结时,由师生将课文内容小结成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小诗。可一课一首,可一课数首。可教师总结,亦可师生共创,学生独作。总之,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使用教材的过程,就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过程,对教材的指瑕、商讨,也应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一部分,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教社2013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者虽做了较大修订,后出转精,但仍瑕疵多多,现将部分瑕疵指出,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张旺生 《现代语文》2014,(10):67-68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是当前新课改着力点之一。相对于语文学科,对教材的创新解读,无疑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材解读上,不唯教参、教师、教辅,力争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教师是使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以教材为拐杖而非教材的奴役。因此,笔者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语文课堂文本创新解读研究,曾精选了数十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师生进行了创新性、个性化解读,形成了若干成果。这些解读,主要贯穿了三个原则:一、新,力求解读有新意,不受制于教参教辅;二、深,力求解读有深度,不做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解读,既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广度;三、精,解读力求角度精当、内容精深、语言精练,完全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笔者拟结合近年来刊发于各类语文报刊的拙文,例谈文本新读的一些方法,以期收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5.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高效语文课堂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两个问题。有时教学重点亦即难点,但往往难点并非重点。重点的确定,一般每堂课只有一到两个,其突破方式,因在备课中,往往会有精心预设,因而重点的突破,往往是精心为之,水到渠成。而教学难点有时又具有不确定性,除预设到的,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又会生成一些难点。因此,难点的突破,更需要执教者丰厚的学养与高超的教学机智,用多种方式去突破。教学实践中,笔者常运用一些小故事佐助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6.
经典散文《背影》落选于某版新课标教材,据说原因之一是文中反映的生活距现代社会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其次是文中父亲形象学生不喜欢,诸如形象太老土,不够帅,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交通规则,做事婆婆妈妈女人气等。教材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中最关键最难做到的是心灵的沟通。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千方百计地采取一切办法,与学生交心,以期达到心灵的沟通。为此。在我的班级管理中,特设“真话吧”,要求在这个栏目中。师生均需敞开心扉,说真话,诉真情,不带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不说一句半句谎言。  相似文献   
8.
《社戏》(节选)与《故乡》均为鲁迅短篇小说名作,两文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均以故乡为母题,均塑造了鲜活灵动的故乡人物形象,均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挚爱和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向往;两文异点亦鲜明。对比解读,会更深刻地体悟到先生乡情小说艺术的精妙与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9.
"合叙"是文言文中独特而又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其修辞功用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俭省洗练,以收紧凑简洁之美;变化错综,以收参差离合之美;整齐排偶,以收统一和谐之美。因文而异,各见其趣。  相似文献   
10.
批评的艺术     
没有惩戒、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有人如是说。的确,温室中是培养不出能经受风雨的花草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我们坚持人本教育原则,以生为本,重激励、重赏识、重呵护,要求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损伤学生人格,不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是现代教育的优点,其实也正是现代教育的软肋,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