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了使物联网专业实验教学培养过程符合其课程体系建设发展需要,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紧跟日新月异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走向,对现有实验授课的形式、内容、方法进行全面归纳总结,针对物联网专业实验教学特点进行升级改造。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为解决“通用性不足”、“难以跨专业培养”、“课程资源不足”3个问题,提出了“四环节六类型”实验教学体系连通实验课程间的案例资源;以案例资源模块化方式实现跨专业教学;利用竞赛、云计算等课程外动力补足课程资源、提高开放效能,有效提升了物联网实验教学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计算机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设计了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四类型六环节"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了"以赛促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阐释了体系设计和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内容,同时也介绍了实验教学平台的结构、实验资源的设计与转化,最后总结在该体系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特色及产生的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3.
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以课群为核心,建设了"四类型六环节"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完整覆盖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的实验类型与教学环节;为了夯实实验教学体系培养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复合型设计素养,从通用性、避免碎片化、跨学科、重开放的角度出发,建设了与实验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验案例库。  相似文献   
4.
科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量数据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是数据共享的壁垒。武汉大学参加了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平台的项目申请,让我们看到高校在大数据运算开放共享平台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学校“三创”教育理念指导下创建了基础验证平台、综合设计训练平台、研究创新开放性平台三个层次的金字塔型网络工程实训实践平台,提出了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跨专业、跨学科的要求,该文从课程类型和实验环节二维划分出发,通过开发软件插件、应用开源工程、构建原创算法等方式,将物联网前沿技术应用于本科教学,设计了基于人体姿态感知信息的多模态实验案例,能够辅助学生基于统一的实验原理,串联起多课程、多专业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物联网感知、数据传输、边缘计算、云计算等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