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71年的光辉历程:抚今追昔,我们党从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壮大为领导着11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成为领导华夏民族振兴的核心力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党所特有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具有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1.我们党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实践思维方式促成了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理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呈现。作为人类文化实践及其成果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渗透,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互动,实践性与与超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成立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根据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可批判性与可选择性等特征。总结、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根据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一项政策正确与否,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其作用如何?这是我们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可以说,这也是衡量一切政策作用的客观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强化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首先应进一步明确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战略意图的自觉意识,明确其政治性的、社会性的和指向未来的实质与核心价值。高校德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根本上是“准备”性、积淀性的,不宜过于急功近利,要正确处理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正确把握理论教育的主要目标指向。当前大学生理论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针,最为突出的要求是回归生活世界,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相适应。实现这一要求,是一个高度理性自觉的过程、强化“问题意识”的过程,甚至是一个高超的艺术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门课程要达于教育教学目的,最根本的还是悟透、搞清和拓展把握教学内容。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教育教学中,似应拓展把握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形式和路径、强化文化建设等思想延伸问题;拓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和深层根据问题;拓展把握国家本质与国家管理职能之间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复杂性问题;以及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唯物史观若干理论观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功的历史,同时也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持之以恒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取得伟大成功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我国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虽然就其被卷入的许多群众来说,是一个认识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糊涂思想。但是,就其实质来看,却是一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其错误的社会思潮。因而我们党所开展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就其性质而论,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的中心问题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是它的基本前提,而社会形态理论则是它的逻辑结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原理既是唯物史观揭示、破解所谓"历史之迷"并得以创立的关键环节之一,又是唯物史观原理阐述的基本层面之一.人、特别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具有相对独立的重大意义.这一整体框架安排的"潜在"逻辑思路,是以"人的活动"与"活动着的人"两大视域审视社会历史.只看到了前者,就会得出"人学空场"的结论;只看到了后者,就会得出"社会无规律"的结论,因而必须坚持两者的统一.总体把握唯物史观原理需要高度关注两个论点:其一,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优先地位"的一般原则,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心线索;其二,坚持唯物史观主要原则和重要原则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与其超乎寻常的政治气魄,如双峰并峙,相得益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从思想理论上探讨他独具风格的政治气魄,学习他的政治风范,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的政治气魄政治气魄是一个政治家政治气节、政治智慧、政治见识、政治品格、政治气质、政治能力等多方面政治素养的集中表现,是政治家把自己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及人生理想和抱负转化为政治实践亦即“做得事成”的重要基础。历史明鉴:如果毛泽东没有改天换地、气吞山河,睥睨秦皇汉武,逊视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