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教育思想导致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与之相应的教学过程。稳定化的教学过程积淀成教学模式。一代又一代的教学大师们艰苦探索,凝结成许多模式。陈菊先主编《语文教育学》和查有梁《教育模式》对之作了归纳整理。它们是探索现代启发式教学过程的珍贵资料,现摘编如下,既作为本文将要提出的启发模式的对照,也可供读者在  相似文献   
2.
张绪平 《现代语文》2008,(11):129-130
从心理学上讲,写作是主体(Organism)对刺激情境(stimulus)的一系列反应(response)过程。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情满”、“意溢”即是人(Organism)对“山”、“海”(stimulus)反应(response)的结果。从环境刺激的开始到反应物的诞生,要经历观察与感受、联想与想象、立意与选材、布局与结构、表达与书写、修改与润色的一系列心理、  相似文献   
3.
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角度设计《唐诗宋词鉴赏》这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鉴赏"就是学生直接"采购"和"享用"唐诗宋词并产出成果,从而实现变化性情、诗化生活、诗意栖居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材料成型原理"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也是该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必考课,对培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学科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具有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教育有自己的生源层次和培养目标定位,其新知识观取向和学生心理特征具备研究性教学的有利条件。实践证明,高等数学把数学建模思想引入教学之中,推进案例驱动的教学改革,大学语文写作课程的用以致学的教学改革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6.
古贤今人普遍认为老子之"道"是"生万物"的"最根本的""最先的""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以为存在一个"在冥冥之中左右宇宙万物和人类祸福的‘道’"。其实《老子》中不存在这样一个"道"。老子之"道"的意思《老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法自然",即万事万物不是任何神灵所造,不是任何意志的产物;万事万物是自身无目的、无意识的自发、自为、自足、自法。老子之"道"的意义是还原了人自根自本、自生自为、自足自法。他论证了人的心灵本是"白板",应该永远保持"白板"状态,夏商周以来堆积在心灵"白板"之上的人生使命、责任、目的、目标等主观意志、意识已经成为吞噬心灵的肿瘤。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主体,引导他们自觉积极主动地研读教材,发现问题讨论答案,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智育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从师生关系看,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能力的关系看,是确立以能力为目标;从接受与发现的关系看,是确立以发现为中  相似文献   
8.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许多寓言是以技师绝匠为主人公,其中不乏有意义的职教思想,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都可以给我们以很多的启发。 首先,庄子重道。庄子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道”是可以被人认识的,而人们要获得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对客体刺激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整合和链化。本对这个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面描述了“观察与感受”“联想与想象”“立意与选材”“布局与结构”“表达与语言”“修改与润色”等写作心理行为活动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而今,要应用和发展源远流长的启发式教学,有必要结合时代要求、社会需要、文化背景来探讨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一、以培养主动型、创造型人格为目标 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现代社会健康人格的两大标志。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之所以是基础课、工具课,就是因为它诉诸的是预备工人的素质,其中包括文化素质、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