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出现了以下误区: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等同于学校自主规定课程,简单等同于增加选修课和活动课,简单等同于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等。要走出以上误区,就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在区域文化视野下建立一种新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此来解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行为表现、测量方法、现状、原因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情感量表、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生存质量问卷对309名煤矿工人进行测试,以考察煤矿工人主观幸福感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煤矿工人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低,其主观幸福感在学历方面存在差异,高学历者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低学历者;(2)煤矿工人的生存质量总体状况较差,其生存质量在学历、工种两个因素上存在差异,高学历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低学历者,测绘人员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采掘人员;(3)煤矿工人的主观幸福感与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感对其生存质量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王芳、许燕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感问卷对174名中学教师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出现.情绪衰竭最为明显。(2)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位于教龄6—10年和16—20年两个阶段。(3)教授高考科目的教师的倦怠程度明显地高于教授非高考科目的教师;教授文科、理科的教师个人成就感明显地高于教授综合科目的教师。(4)性别、职称、班主任、任教班级类型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243名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研究243名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心理卫生状况,结果表明,骨干教师整体心理卫生状况差于常人,已有部分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副科教师;女教师显著差于男教师;学历低的教师显著差于学历高的教师。骨干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自我发展、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之  相似文献   
7.
通过精选科学高效的教育干预策略,对初中二年级39名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整合性教育干预。结果表明,整合性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初中生问题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在技工学校教书已近十年,对于技工学生从学习到生活都比较了解,尤其在学习上。他们都是中考的落榜者,不仅成绩差而且学习的品质也差。正因如此,他们普遍对文化基础课缺乏信心和兴趣,其中数学尤甚。对于这种严峻的现实情况,作为数学教师我曾经绞尽脑汁,多方寻找原因并对症下药,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并培养他们对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的提出,为我国教师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高等师范院校应在加大教育课程比重、丰富教育课程门类、增设课程与教学系或相应系别、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参与有效的校本培训等方面作出积极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一、善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的本质在于创新思维,而善思最初是以善问的培养为基础的,善问能力又必须依赖于教育的连续性培养。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善问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提出问题越少。而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在这个更具挑战性、竞争性的社会里,知识总量迅速膨胀,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社会观念、生活情境日益多元化,现代信息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教师和学生经常面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面对着谁也不知如何处置的情境。传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