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去年下半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全部使用统编本。与原来的人教版教材比较,统编教材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对于以前从未接触过统编教材的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使用新教材,一线老师需要哪些改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堂提问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不仅要做到提问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下面仅就提问如何才能“适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人能够用他现有的知识去回答某个问题,那么思维过程就不发生。当提出的问题须借助于那些他所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全面启动,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给历史教师很大的触动。要落实新大纲,用好新教材,笔者认为:“领会大纲是基础,更新观念是前提,把握教材是关键,巧用媒体是手段,发展能力是目标,自主学习是方法。”基于这种认识,历史教师应该注重能力培养,创新历史教学。一、创新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传统历史教学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以适应新大纲和新教材的要求,教育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前几日,有幸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两节课《七颗钻石》,觉得不过瘾,又借来了相关的教学录像带,一遍一遍地看,品,揣摩,反思。于老师的课平淡自然,清新朴实,平凡质朴中让人触摸到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真的很简单!  相似文献   
5.
张翠枝 《山东教育》2010,(1):116-116
喜欢苏轼的词,从那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始。静静的夜晚,月朗风轻,目光穿越字里行间,依稀看到千年以外的烟尘中,马嘶声声,欢呼阵阵,“老夫”苏轼着锦衣,跨骝马,挽雕弓,踌躇满志,欲射蛮夷于天外,在密州百姓面前演绎“老当益壮”的神勇风采。  相似文献   
6.
一、课初谈话,唤起阅读期待师:同学们,听你们班主任说,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课余爱好。那么,谁能说说自己课余时间都喜欢干什么?水平怎么样?生:我课余喜欢打乒乓球,班里没有我的对手。生:我课余喜欢唱歌,老师和同学都夸我唱得好。……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觉得大家果然很棒。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通过《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去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有什么爱好,他的爱好达到了什么境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有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 ,字卓如 ,维新运动的领袖。袁世凯 ,字慰亭 ,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篡夺者 ,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这两位“领袖”在历史上曾长期对立、仇视 ,但也有过合作。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颇耐人寻味。一、恩怨起于变法19世纪末的中国 ,国权日丧 ,国势日哀 ,时代呼唤变革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振臂高呼 ,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开拓性的思想文化解放潮流———维新变法运动。这一时期 ,梁启超和袁世凯开始友好接触并走向联合。对梁启超而言 ,变法所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面临顽固派强大压力 ,迫切需要拥有军…  相似文献   
8.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常常过于关注教学环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过于计较教学过程中气氛上的热热闹闹.而对学生在课堂上基于真实的思维水平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真实的问题.却常常听而不闻,对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更是无暇顾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