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普通话培训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动普通话普及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许多高师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推普工作的文件精神,在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中积极探索科学管理的途径,逐步构建起普通话培训测试系统管理的科学体系。本文拟述我们在探索中的一些认识。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注重推普舆论长期建设,是普通话培训测试科学管理的基础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造就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中学师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从教素质。普通话是师范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推广普通…  相似文献   
2.
教育技术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目的,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如果不具备农业学科的特色,为农业信息化服务就不能体现其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为加强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整合,本文提出从建立有农业特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双导师"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以项目为依托,导师为指导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三个方面来加强农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综合性的专业,除了正式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外,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内容,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机会.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实施的课外实践教学为例,论述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组织形式为教育技术协会,管理方式采取大学生自己管理,所有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迅速提高管理才能.实践任务来源广泛,任务驱动型实践教学方式将实践效果发挥到极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是师范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其指导思想 ,应立足于提高科学素质 ,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教育 ,要注重系统性 ,突出现代性 ,并包括科学史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活动 ,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弘扬人文精神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和中学的联系,更好地开展教学,使高师物理系所开设的课程,主动适应中学物理教学的需要,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合格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对青岛地区中学物理教学现状以及高师物理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高师物理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一、中学物理教学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一)调查对象1、城市中学:包括青岛二中、青岛五十中等10所城市中学的初中教师。2‘农村中学:包括青岛市郊区即墨、胶州、莱西等市的14所农村中学的初中教师。3、在校物理系学生。此调查作为学生教学实习的调研任务,即学生通过一段…  相似文献   
6.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程及教材的建设与改革,以《人文教育导论》、《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概论》两门课程及教材为主要载体,所建课程及教材通过文理交叉渗透,即文科生加强科技教育,对理科生加强人文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整合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更加注意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普及,本项成果在课程模式和教材内容的编排选择上,突破了同类课程和教材专注于知识性、专业性、体系性的既成模式,注重综合性,突出师范性,激活创造性,在实施途径与教育方式上,提倡史论结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相渗透,环境熏陶与社会实践共协调。成果广泛应用于在校师范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在职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改的要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师范院校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人才培养规格的综合性,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适应性,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育类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27一约97)传世至今的唯—一部著作,为王充积三十余年之力而写成,现存84篇。《论衡》以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分析,对充斥泛滥于当时的颁纬神学、世俗迷信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捍卫和发展了古代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对中国的哲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在《论衡)中,王充从唯物主义的自然现出发,阐述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反对神学迷信,为无神论思想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论衡》一书在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本文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催化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能激发受教育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蕴涵首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为实现新教育理念提供了技术、方法和认分工具,支撑分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