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
在2000年第3期《东方化》的“学立场”一栏中,刊登了清华大学旷新年的奇《风与旗:90年代的阅读》,读了几遍,依然不大清楚颇具先声夺人之广告效应的“风与旗”的具体所指,倒是看出了作旷新年孙悟空式七十二法身的颇为神圣的变脸与变形。  相似文献   
3.
据《新发现的两件有关鲁迅的史料》介绍,两名作者在参加蔡元培遗物清点整理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两件从未见过的有关鲁迅的史料。其一是汤尔和致蔡元培、王亮畴的电报,其二是马裕藻致蔡元培的书信。其中“汤尔和致蔡元培、王亮畴电报”,系用中国电报局信笺,发报局为“MOUKDEN”(即奉天,今沈阳),右上角印“本号局数4867”。  相似文献   
4.
81岁的袁伟时教授结集出版的《昨天的中国》,主要收录的是他最近几年以访谈为主的学术文章,书中几乎每一篇文章,呈现给读者的都是一种充分世界化的相对恒定的路径谱系。用他在该书自序中的话说:"历史一再回到原点。法治,个人  相似文献   
5.
张耀杰 《东方文化》2001,(2):107-116
据曹禺介绍,他与周恩来的初识是在1940年。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时间大抵是在这年4月国立剧专重庆公演,也就是《蜕变》一剧的首演期间。鉴于此后曹禺大部分时间都远在江安,曹禺与周恩来之间更为频繁的接触,应在他于1942年初从江安返回重庆之后。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中国人除了谴责慈禧祸国殃民的丧权辱国之外,更应该反省的是整个文明以及传承这一文明的几乎所有个人,与以人为本、人人平等、遵守法治、尽职尽责的现代宪政文明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劣根惯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作者杨继绳,从1968年起在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他在《记者这个职业》一文中曾经写道:"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8.
发展模式只是社会资源与价值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配置方案。尚无模式的发展道路,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种还没有完全成型,或者说是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的发展模式之雏型  相似文献   
9.
路翎小说、戏剧一以贯之的特点是:以高强度的心理描写和超常态的灵魂试炼,对于人物人性的内涵予以发掘和升华,对于人性之辉煌予以照明和绘写。  相似文献   
10.
以全球化的眼光重看历史,江平等人从开设罗马法课程人手主张恢复民法作为私法的本色,所对应的正是“三R”现象中的罗马法复兴。恢复了“私法”性质的《民法通则》,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继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又一场“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