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并且联系着动量、动能等物理量.在许多绳、杆连接体中都会涉及速度的求解问题,若能正确应用速度投影定理,则会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直观、简便.速度投影定理的内容是:同一瞬时,做平面运动的刚体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两个物体以轻绳或者轻杆为媒介连接在一起时,物理学中称之为连接体,连接体相当于刚体,连接体中的两个物体的速度满足速度投影定律.下面举例说明速度投影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请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取系统化分析法,开展高职《体育场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主要结论:立足体育产业,以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为支撑,按照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技术开发路线进行课程系统化开发。建议: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术开发路线,与场馆企业密切合作开发课程内容,落实"校、企、局联动"的课程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建设多层次的课程资源,实现多角度的课程保障。  相似文献   
3.
职业核心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伴随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本文以公共关系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创新能力、自我学习等与公共关系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职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着眼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目标达成为导向的土力学综合性实验设计。通过高速铁路改良路基土综合性实验项目案例,获得了达到高速铁路路基填料要求的配合比,探索了能力培养目标达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其语言不仅精炼,也蕴含着隽永的含义,所以可以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的古诗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美育教育的渗透,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学策略亟待改变。本文以美育教育为研究对象,就其在小语文古诗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交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前交往式教学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培育游戏精神,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享和共创的过程。对此,我们从交往品性成为学前教育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观出发,阐述对于学前交往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数值实验已成为岩石力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以分析复杂岩石工程的变形和破裂规律,是岩石力学物理实验的重要补充。对岩石力学数值实验教学中复杂地质建模前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为了实现不同软件针对同一问题的模拟并相互验证,需要实现同一模型在不同软件间的转换。以ANSYS模型转换为FLAC模型为例进行阐述,以大岗山水电站双曲拱坝及含复杂地质体的坝基的三维数值建模工程为例进行了应用,并在石油大学"土木工程软件分析与应用"课程中进行了2年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物理实验手段进行地应力测量,只能获得某些井点的数据,而很难得出整个区块的应力场分布情况。利用ANSYS数值软件和多约束优化方法,通过目标区块边界荷载的反演,进行了应力场模拟。图示说明建立应力场地质模型、模型边界约束条件和目标井点地应力方向分布实验结果。在利用数值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参与性大大增强,创新探索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相似文献   
9.
采取归纳分析法,研究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借助广州体育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创新"校场联动、岗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机制,建设信息化的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库,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并以多元化方式落实实践教学经费,拓展实践教学人力资源,为服务区域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体育服务与管理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涉及实际工程的多个方面,研究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通过对常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改造,并利用改造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研究了基质吸力、结构面类型和净法向应力对接触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的界面黏聚力影响较大,对界面摩擦角影响较小;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非饱和砂土-混凝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峰值效应;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砂土-钢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小,基质吸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净法向应力的增加,砂土-钢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呈非线性增长;净法向应力对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对应基质吸力的界面摩擦角(δb)的影响较小。最后,建立了基于峰值效应的非饱和砂土-混凝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