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经筵讲官作为辅导帝王学习的导师,在明代成了士大夫获得一定身份、地位的标志。因是侍从近臣,其简任十分慎重,而且有的身兼数职,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对明代政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要谈的正是有关讲官的一些情况。 一、明代经筵日讲官的设置 经筵日讲是封建制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其职能是为皇帝讲读经史,阐析文义,兼剖析朝政,为皇帝提供治国方略。其起源很早,史载“汉宣帝诏诸儒讲经于石渠阁,帝令诸儒讲五经于白虎观。”①至汉明帝时“张酺数侍讲于御前”,灵帝时“杨赐、刘宽俱侍讲于华光殿”,②此时虽有侍讲之号,而未设官。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始置侍讲,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国子监祭酒邢(四丙)为侍讲学士,此为侍讲及侍讲学士之始。侍读始设于开元三年(715),因玄宗“每读书有疑滞,无从质问”,便命宰相“选儒学之士,使入内侍读,待以师傅之礼”③于是召马怀素、褚无量更日侍读,宋真宗咸平二年,以杨徽之、夏侯峤为翰林侍读学士,班次翰林学士,此为翰林院置侍读及侍读学士之始。宋代官职多次变更,尤其是元丰(1078~1085)官制改革后,曾一度废置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只作兼官,但兼官比较广泛,其中有台谏兼充者,以后“每除言路,必兼经筵”,④使讲读官初具谏官之职,至元代以前,有“天下事宰相当言  相似文献   
2.
3.
朱元璋出生地的记载,明清以来的地方志有凤阳、临濠、濠州、钟离、盱眙等说法.其中无论是钟离、临濠、濠州、临淮或者是钟离之东乡、濠之东乡均指凤阳,都说明朱元璋出生于凤阳,应该符合历史事实,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