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2.
外公的故事     
许多人都说外公是一位好老师,一些上了年纪比外公小不了几岁的老人见了外公也要恭敬地称他一声老师。对于这一切我一直感到奇怪和不可理解,因为在我眼里,外公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体弱多病,为人和善,但这些并不足以成为一位老师的特征。 这已是后来我才知道的事了。当年的外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二中,因此倍受人们尊崇。18岁那年他从二中毕业后,被县里的一中直接调入初中部教初中,18岁的外公教那些16岁的初中生,一时之间成为美谈。外公却谦虚得很,告诉学生们一出校门就不要再称他为老师。 由于外公的教学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3.
某日,到朋友家做客,一进门便碰上其儿子正在哭闹,原来其儿子在学校上课时因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结果被罚站一节课,回到家便没好气地哭了起来。看到此情此景,作为教师的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学生不注意听讲,借提问业提醒学生,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如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得站着听课,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虽然,老师的用心是良苦的,但其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是因为: (一)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有着一颗稚嫩的自尊心,而当他们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就已经感到很难为情了,如果再令其站着听课,则会使其感…  相似文献   
4.
5.
许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预习课文,能使学生熟悉新课内容,锻炼自学能力。预习过程中学 生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老师讲解时能针对性地听讲,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课前预习是 十分有效和必要的。而笔者对此观点却有不同看法,我认为,课前预习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弊 大于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其认知能力与接受新事物的习惯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低龄儿童认知 新事物更主要的是依靠语言、图画以及实物本身等直接感观刺激来进行的。独立阅读,对他 们来说过于艰难而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儿童心里特征的调查表明,儿童对老师的依赖 性与服从性…  相似文献   
6.
张荣玉 《河北教育》2005,(19):38-38
一、自制教具、学具要注意科学性。教具、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我们在自制教具、学具中必须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每一步的设计都应有充分的科学根据。每一件的制作都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好的教具、学具既能运用到教学上,又是工艺品,在使用中还可对学生进行一种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一、追根溯源,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知识的发生过程、公式、定理等的探索、发展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点。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是知识形成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现行教科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概念——公式——范例组成的纯数学系统,学生看不到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只看到完美的结论。至于它们  相似文献   
8.
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有“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甸子。对于这句的理解,向来存在争议,至今让人莫衷一是。笔者试图通过对有关教材的错误注释,对有关教辅用书、有关赏析书籍中的不当赏析,进行辨析探究,力求通过作者生平经历,从作者思路,从词作的层次关系,从作者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探求作者的原意,作出贴近文本的赏析。  相似文献   
9.
从勤奋、博学、敬业等方面介绍对一个品牌图书管理员的要求。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作者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张荣玉 《河北教育》2006,(12):39-39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这其中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而组建的专项实验小组科学探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科技活动小组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