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深度学习成为当前一个较为活跃的领域,为探究教育领域中深度学习的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热点及研究演进,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深度学习2008至2018年的中文期刊进行梳理总结。通过考察合作作者、合作机构及高频关键词,发现深度学习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专业性较强的师范院校,研究领域存在于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初等教育领域活动较少,研究的热点表现为翻转课堂、核心素养、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学习分析、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教师个体的文化能力是指教师个体建构和创造文化的能力。它是教师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动力之源。目前学校中存在着教师个体文化能力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委曲求全"、"文化趋同"、"文化依恋"与"主体缺失",其根源在于"职业风险"、"文化冲突"、"预定和谐"以及"品行没落"。  相似文献   
3.
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生活境遇影响并决定着他们的意义世界,从而也影响着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及课程与教学决策.J中学的教师文化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学校变革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阻力.不正确看待并及时消解这些阻力,将导致学校向消极方向发展,并最终影响课程实施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今天有幸听了两节英语现场展示课。第一节是小学四年级的,使用的教材是美国的《灵通英语》。第二节是小学三年级的,使用的教材是《新标准英语》。两节课讲得都很出色,虽然内容和难度迥异,风格却相同。整体上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运用了小组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两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模式有些类似,比如说,课前都组织学生唱了英语歌,课上都有分组讨论和探究,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学生回答问题后都有小礼物,都使用游戏的手段来巩固所学内容等等。所不同的是教学内容和难度。第一节四年级的课是Sea anim als,教了四个单词jellyfish、crab…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较为灵活,能有效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吸取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求真务实,警惕和防止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突出实践教学,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农村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切实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6.
今天有幸听了两节英语现场展示课。第一节是小学四年级的,使用的教材是美国的《灵通英语》。第二节是小学三年级的,使用的教材是《新标准英语》。两节课讲得都很出色,虽然内容和难度迥异,风格却相同。整体上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运用了小组探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改革呼唤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强烈要求关注学生生命和人格.尽管如此,现实中,中小学校中的师生关系仍然不理想;细究其原因,社会观念的影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准则、人际关系的准则都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准则作为一种观念和交往的价值取向,左右着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原则.合理的师生关系需要合理的文化准则支持.  相似文献   
8.
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教师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H中学教师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基于教师自我价值保护的心理机制和个体对情境界定的能力,建构了关于家长与学生的假设和信念,同时建构了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9.
6月29日晴妈妈的话:2011年暑假的日志里,我记下了那一次锻炼儿子后的感想。过去一年多后,才从儿子的记忆里变成文字———我感悟:家庭教育这种东西,从实施到内化是需要过程的!假期中的一个午后,我和妈妈一起到小区里的花园散步,妈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堆传单,对我说:"来给你个工作,这些传单你每发一张就给你两毛钱,怎么  相似文献   
10.
成长的足迹     
6月10日晴小时候,是妈妈拉着我在走,马路上留下的是一对十五码的鞋印跟着一对三十五码的脚印……记得去上海的时候,全家人都紧跟妈妈急促的脚步,那时我的脚印要落妈妈好一大截。那时坐地铁的时候,总是妈妈取票买票,这些全是她一人包办。每当我对妈妈说:"妈妈,让我买票吧。"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