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一九七八年制订的,一九八○年修订后重新印行。这份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地位、教学目的、教材內容以及作文教学等,对语文教学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原教学大纲是八年前制订的,经过  相似文献   
2.
明确共同目标实现几个转变张鸿苓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把培养能适应社会生存与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作为自身不可推卸的任务,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新人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会共同生活。未来世纪人与人之间少不了竞争,但更需要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对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评价张鸿苓大家公认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追其原因,主要是对语文教育的规律掌握甚少,教学缺少符合规律的必要的规范.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随意性大,表现在教学内容的不稳定,教学程序无系统,教学方法随人而异....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中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认真总结和吸取上半个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是大有裨益的。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把握今后的发展的方向,明确我们的责任。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的巨大成绩是人所共知的,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为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和效率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由于逐步普及基础教育,语文教育也得到普及。在师资缺乏和设备落后的条件下,积极创造条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制订出较为科学并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大纲,使得编写教材、教学、考试、教学评估有了统一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的语文教材建设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语文教材建设2 0年来 ,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成绩很大 ,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活跃时期 ,比较起来 ,初中语文教材更为显著 ,高中语文教材也有所突破。现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谈谈编写、使用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些特点 :1 打破了全国使用一套语文教材的局面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情况编写多套教材 ,供各地区、学校选择使用 ,出现多套教材并举的局面。2 建立了教材审查制度 ,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经过这个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才能推广使用。3 语文教材根据国家统一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编写 ,但允许上海、浙江自订…  相似文献   
6.
七届年会开幕式上,副理事长张鸿苓代表上届理事会作了题为“近20年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20年来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充分肯定了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报告全文长达18000字,这里撷取提纲,以飨教育同仁。  相似文献   
7.
编写语文教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初中语文课本应该成为培养语文能力的阶梯、汲取语文知识的宝库,开发智力的钥匙,培育思想情感的园地。它应该具有科学、新颖、实用等特点。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科学,就是语文课本有科学的内容,科学的结构体系,作到“序清、点明、合度、适量。序清,即各项训练的序列清楚;点明,即教学重点明确;合度,即教学内容的深  相似文献   
8.
编写和实验概况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四年制初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用本)》,在1989年8月国家教委召开的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审查委员会上被审查通过,并准予推广试用.这是对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普教作出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参加编写和实验这套教材的全体人员极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9.
近两三年来,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学校进行了语文教学体系改革的实验。改革方案有三种类型: 一种方案认为,现行语文教学体系不科学的主要原因是:文选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主张打破以文选为中心的框框,而以语文知识为中心重新安排教学体系。教材的主体应是系统的语文知识课文,在每一课课文的后面,配置一些文章或文章的片断作为  相似文献   
10.
点拨教学是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朵奇葩,这一教学法的创始者和培育者蔡澄清先生因而成为中国语文教育界的一颗明星。蔡先生实验研究点拨教学不是从改革开放始,早在1958年和1963年的两次教改实验时,为解决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就曾试用过点拨法。“文革”以后,他设计和执教初中分科教学,要在初中三年里,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基本过关,又继续实验点拨法。可以说,点拨法是蔡先生为尽可能少用时间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所搭的一座桥梁。点拨法与21世纪的语文教育有什么关系呢?一般地说,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