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陇东高原地区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摇篮,是古羌族炎帝活动中心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由于南接陕北,北近宁蒙的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这里独特的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体,兼具游牧文化格局。陇东文化对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从“现实的审视———理性烛照下的乡村文化”、“虚构的载体———精神想象中的家园”两个方面对陇东文学的特质与成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小说以前所未有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二十多年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不同的主题取向和审美特质,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复归、文化寻根、生存叙写和社会透视四个阶段。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仍呈推进和深化态势。现实在发展,现实主义文学理所当然也应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全国性的申遗热潮再度升温。西部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也非常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已有世界遗产的分布格局,并统计了西部地区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提出宜大不宜小、宜精不宜粗、宜特不宜平和宜并不宜孤的四项对策性原则,以有利于西部地区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能科学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作家张弛的哲学著作《命运论》,带着知识分子的睿智与热情对“命运”这个横亘千古的主题做出了精辟独到、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化论述。阅读它可以使人在思想冲浪中获得智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来,地域小说颇受文学界的关注,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地域文化是地域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质素,但是诸如它如何影响小说,如何表现于小说,呈现出哪些美学风格等问题还不甚明了,本论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化意义。通过化复兴来促进西部经济振兴和通过经济开发来促进化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片面强调经济振兴而忽视化复兴,必将会导致西部开发的畸形发展。只有在经济开发的同时重视化建设,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的管理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遗产的管理体系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决策层、执行层和协作咨询层 ,它们遵循一套动态、开放、操作性极强的制度 ,对浩繁的世界遗产相关事务进行着高效的管理。考察研究构成每一层次组织机构的基本功能 ,保持与这些机构的各种通讯联系 ,对我国参与国际范围的世界遗产研究与交流、申报和管理世界遗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我国现行的世界遗产管理体系具有纵向分离的特点 ,尽管起步较晚 ,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迄今已列入 2 8项世界遗产和 1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这和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的积极运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政治与化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平衡发展的正确路径。西部经济虽然落后,但在历史化与现实化上却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制定经济化战略,必须具体分析各种不同的化形态和经济现状。西部开发的历史与现状,决定着西部开发的独特性。西部丰厚的民族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解决民族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把化建设放到跨世纪经济粹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化建设的整体性。西部大开发应当选择一条经济开发与化建设齐头并进、共同复兴的道路,在经济开发的同时注重化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高地 ,而且也是文化地理上的高地。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聚合 ,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多样性。而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又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曾经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而形成多样性的中国西部文化 ,对全人类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