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一、忌概念模糊。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表述含混不清,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更谈不上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有的教师在教完“数的整除”一章后总结:“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这种表述把自然数不同属性的分类揉合在一起,混淆了自然数分类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亦即师生互动的辩证统一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到位,激发学生主动的探索热情,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忌概念模糊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的过程。如果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表述含混不清,教学就难以达到目的,更谈不上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有的教师在教完“数的整除”一章后总结:“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这种表述把自然数不同属性的分类揉合在一起,混淆了自然数分类的不同概念,给学生传递的是一种模糊的概念信息,学生很难从中很好地捕捉住自然数分类的有关本质属性。因  相似文献   
4.
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这一任务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注意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通过借助数学知识载体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数据对比法。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对比,富德育于数量关系的教学之中,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的方法。数据对比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教材现题对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有不少渗透  相似文献   
5.
徐偶朋 《湖北教育》2003,(23):49-4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真正改变传统的过于强调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真正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精神落到实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要注重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讨问题,增强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在参与中主动认识、表现和发展自我,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