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班级组建后不久,伴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一些在兴趣、性格、爱好方面有共同语言的学生会逐渐聚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群体.和班委会、学习小组等班级统一安排的组织不同,非正式群体多是出于同学们之间交往、沟通的需要自发组成的.可见,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班级中的正常现象,良性发展的非正式群体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模式应基于常态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互联、互动、互评。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科特点、素养提升、走班选学等学习现状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新型教室,可实现教学的探究化、实验化、信息化。通过学科教室内各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可实现课上的即时交流、指导、反馈与评价。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能够促生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史类课堂教学中有较好的体现,但在自然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少有涉及.我国历史上各时期的科技文明成果,其实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基于生活现象的研究与传统文化典籍中所描述的诸多物理现象在知识维度上也是一致的.通过梳理和分类,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在教学中以史料、问题拓展等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此既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朴素的科学思想,又能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使他们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有深刻而自豪的认同感,这正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