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教学材料:人教社2007年第2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单元3篇课文4首现代新诗,分别是《沁园春.长沙》《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感悟诗歌的情感美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观察、访谈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归结出实践层面的一些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师方面,考虑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领域:阅读教学、写作及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我们只选择其中最重要的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两个角度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学生方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现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发展上,从这四个能力出发得出结论;另外,考虑到中学教学的现实,针对应试教学,归结出一些操作层面的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徐敢良 《文教资料》2006,(21):28-29
中国古代虽有女教,但无女学,没有正式的女子学校教育。到了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兴办教会女学,在其启蒙下,妇女的教育权利及其自身价值逐步被国人关注。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缓慢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端。  相似文献   
6.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了文学、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戏剧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比例少,篇幅少,教师不重视,学生不喜欢听教师讲解。作者立足于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戏剧教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的自身特点,从暗示教学及建构主义的理论中汲取灵感,并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设计思路及教学实例,提倡以演代教,让学生在戏剧单元教学中自己做主,采用自演自赏自评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