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处理新编语文教材中两类自读课文呢?教材编者在说明中明确规定:“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自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自读。”又指出自读课应让学生“运用在讲读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并巩固和提高,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精心设计导读。我认为自读课的导读应以“导”为核心,抓住五个基本环节。一、导之以向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学生自读一篇课文,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新教材对课内自读课文通过明确“学习重点’作了自读导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旧课之间教学的过渡衔接,既能帮助学生以最佳的心态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又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或以完整系统的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进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新旧课之间怎样过渡衔接呢?从范围来看,既可以是跨教材跨单元的过渡衔接,也可以是同一篇课文前后教时之间的过渡衔接。然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准新旧课之间过渡衔接的最佳“契合点”。这里,笔者试就此作一探索。一般说来,找准最佳“契合点”来进行新旧课过渡衔接的方法有:一、知识键上的过渡衔接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汉语、阅读、写作知识是一个相对系统化了的“结构”。从纵向考察,每一种知识在各册教材和同册教材各单元的分布,形成了一条前后承接,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有经  相似文献   
3.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当今教育改革,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应研究真问题,而其中必须明确三点: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为什么研究,就是要明确教师研究的目的性。我以为,学校和教师的研究应基于学校(课堂),为了学校(课堂),在学校(课堂),应聚焦新课程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并善于筛选问题,将问题提升为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在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性问题,为提高办学效能或提升教师效能服务。研究什么是核心问题,要明确教师研究的对象。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的互动和对话中时时会生成一些…  相似文献   
4.
自然美,是客观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诸如傲然挺立的白杨树,郁郁苍苍的松树,修直挺拔的井冈翠竹,清幽空灵的小石潭,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风光旖旎的醉翁亭等都属于自然美。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而显现的,并非能亲临其境的自然景观。但是,语言符号的表现性和审美属性以及教师形象化、审美化的教学艺术,却能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增强他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力,陶冶性情,砥砺品行,培养高尚的情操,唤起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坚持以引导学生“会学习”为主要任务。当前,语文教学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材素质的要求,已把改革的着力点转到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上来。如开辟第二课堂,扩大课外阅读,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编写学习方法指导书等。但要实现学法指导的经常化、具体化,并获得切实的效果,根本的途径还在于如何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能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共识,就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这仲教学思想的实质是把学语文看作是一种发展学生个性的智力活动,其核心是要求教师充分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曾明确地提出要求:“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农村青年教师的现状,为各级领导部门在培养青年教师上提供决策依据,并提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本调查的对象是松江县20所中小学(不包括松江城厢镇学校)中,年龄在35岁以下,教龄1年以上的250名农村青年教师,平均每校12名,被试人选由学校领导确定,其中58人曾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称号或教学奖。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与学校领导、被试者个别访问、座谈相结合的方法。●本调查的结果如下: (一)双重矛盾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也应以读法指导为本。现行统编教材安排了占总篇目一半之多的自读课文,其用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迁移知识,应用方法,自练能力。由于教与学的任务不同,再加上一般自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与讲读课相比较,自读课具有较大的“自由度”:①师生双边活动更为民主,心理上没有考试的压力,表现出自读课持有的比较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②阅读的时间比较自由充裕;③学生选  相似文献   
9.
正据说,现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仍然坚持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在不同季节组织不同的思维课,让孩子们在蓝天下上"丁香树"、"故乡的水井"、"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等思维课。如今的美国教师总要给学生布置诸如"写出自己的家谱"、"制作电视节目"、"用研究性学习服务于社区"、"在图书馆或调查访问中写作文"等连接生活的作业。这些教学举措是在回归教育的本原。教育与生活原本是天然融通的,可由于传统的知识观和教学观的束缚,有些教师仍然把书本知识看作是一种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抽象而独立的存在形  相似文献   
10.
一所学校的制度文化应该是全体教师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如果凝聚在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或校训之中,成为这所学校教师的共同理想,那必然有一个在全校中自然生成的过程,决非是一时的口号或校长一个人的教育理想,并的其在这所学校中的合理、合法性,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