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1.
有效猜想是探索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它是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作出科学的预见。但是,很多学生甚至部分老师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是自己的猜想就行了。结果就造成了学生在答题时出现了很多明显不合理的猜想,导致失分很多。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出发,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猜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与同行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2.
在出版界争相出励志、启智、致用类图书的背景下,“人文素质丛书”的选题给人的印象是不太明智。如今,提高个人生存质量是大众话题,人们需要的是速效胶囊,可以增加收入的操作技能、交际手段、商业运作,而视正心、修身、养性的慢功夫为愚钝之举。然而,出版人除了商业驱动外,还应有“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和职业良知。纵观古今,大仁大智之士,并非只操劳一人一家的活计,而是喜忧天下之兴衰、万世之祸福,这就是“人文素质丛书”的选题初衷。本套丛书全部引进海外佳构。入选的都是一些非专业人士用书,但又涉及众多的专业学科,是可…  相似文献   
3.
公款上学,教育的另类黑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消费黑洞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透射出我国教育中存在着不合理因素,深入地改革教育机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无论这个黑洞多深都要堵住,并且要灭火抽薪,消除教育消费黑洞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徐水平 《考试周刊》2011,(80):128-130
每位英语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的课堂效率总是有高低之分。大部分教师面对效率不高的课堂的解释通常是:这个班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又不努力,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等等。其实,这类解释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高效课堂的决定因素不完全是学生,相反,真正的高效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尤其是教会学生学习,即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生成问题。多年来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表明,学习策略不仅对要参加高考这样的关键性考试的高中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备考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习策略的目标要求,分析了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如何生成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高效英语课堂,并为学生的高考备考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英语词汇习得一直是高中生在英语高考中的瓶颈,英语教师应反思高中生词汇记忆和英语教师词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语音、词形、记忆规律、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效率,并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创设词汇情境,利用各种课型提高词汇的复现性,开展和巩固有效的词汇教学,最终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的习得。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首次大规模影印英文原版的西方学术经典《西学基本经典》在新世纪之初诞生了。这套书由季羡林、费孝通等39位中国一流西学专家分类选目 ,共10类100种 ,专家说 ,它们“铸就了有史以来西方文明的全部灵魂”。在策划和制作这套丛书的过程中有不少业内朋友用好奇、甚至疑惑的口气问 :你们为什么策划这样的书?如今的社会英文有人读吗?经典有人读吗?100本一套的丛书有人买吗?学界人士虽深知这套书功德无量 ,却也暗自为我们捏了一把汗。作为这套丛书的参与者 ,笔者将丛书诞生的始末由来作一介绍 ,以供…  相似文献   
7.
小班幼儿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往往会有明显的退缩行为。我们可以采取新颖多变的游戏形式,提供新颖多变的活动器材与环境创设,以及利用教师新颖多变的组织形式和正确引导来减少幼儿的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两个障碍,一是语言障碍,二是文化障碍。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导致我们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词汇和语法,忽略了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从课本到课本的学习方式,甚至有的课本中的范文也是中国人写给中国人看的。近几年,虽然有了《新概念》这样的范文比较地道的英语课本,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受到重视,但很多人的原文阅读量不够,语言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仍然停留在只能应付考试的层次上。另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一般人只阅读汉译著作,虽然如今的汉译名著很多,但由于译者的学…  相似文献   
9.
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文献古籍虽历数厄,仍浩如烟海,史籍不过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但作为崇古重史的中国人来说,“史”的地位仅次于“经”,“以古为镜,以史为鉴”,历朝历代视修正史为当朝大事。因而自司马氏修《史记》以来,《二十六史》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