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树林里去,打到那我想打的鸟。”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枝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走到那里,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起枪,鸟…  相似文献   
2.
脸与法治     
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从好的方面讲,这就是中国人之平等主义,无  相似文献   
3.
干吗生气呀?     
如今,气人的事儿太多! 见人家挣的钱比自己多,生气;见人家又换了“平直遥”10时大彩电,生气;见人家升了官,生气;见人家老婆比自己老婆漂亮,生气……这么气下去,何时是了? 试劝之: 竞争嘛,你一咬牙,挣得比他还多!你买它个“平直遥”28时大彩电!  相似文献   
4.
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地分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比如早半天考代数,下午考历史,在午饭的前后你得把脑子放在两个抽屉里,中间连一点缝子也没有才行。设若你把X+Y和一八二八弄到一处,或者找唐朝的指数,你的分数恐怕是要在二十上下。你要晓得,状元得来个一百分呀,得这么着:上午,你的一切得是代数,仿佛连你是黄帝的子孙,和姓字名谁,全根本不晓得。你就像刚由方程式里钻出来,全身的血脉都是X和Y。赶到刚一交卷,你立刻成历史,向来没听说过代数是什么。亚力山大、秦始皇等就是…  相似文献   
5.
词藻大国     
中国是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向重视礼仪。因重视礼仪,在行文言谈方面,当然也特别注意词藻。天长日久,便养成了一种习惯。特别是实行科举之后,词藻就更非等闲了,于是音韵、对仗、典故等都有严格规定。什么“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连推车卖浆者流也动辄脱口而出“这又不是三篇文章两首诗”!在下意识里无非是这等事并不  相似文献   
6.
雄谈     
我有一位熟读龚自珍诗的朋友,闲谈时常常加以称引。他有一个习惯,也可以称之为本领。无论讨论什么问题,到了最后应该表示自己意见的时候,往往并不直白地说出,却只引一句《己亥杂诗》中的成句作结,效果颇好。不但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而且余味不尽,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大约半年以前,我们在谈话中曾涉及某些人物及其言行的发展迹象,不免有些感慨。这位朋友没有作什么结论,只淡淡地吟出了一句“先生宦后雄谈减”,彼此相视而笑,一切就都清清楚楚,用不着再说什么废话了。后来我曾想过许久。诗这东西确是奇妙的。“诗无达诂”大概也是…  相似文献   
7.
论 “但书”     
我也曾经做过几年小官,颇知道官吏的笔法。比如“应毋庸议”等字眼,总以少用为宦。不能照准的批示,一定要说未便照准或碍准照准,夫照准而至未便,或碍难,则上司苦衷显然可见,下属可无怨言。此外悬拟之词,仿佛之言,如能用得适当。则又多多益善。故每一案件发生,以永不办结为原则,以迅速决定为例外,此种精神,想亦为本位文  相似文献   
8.
二丑艺术     
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作“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相似文献   
9.
撒娇的流派     
撒娇之事,古典的近代的,大约仅限于妻对夫,女对父或恋人之间。据鄙人近来观察,撒娇的重点正向政治经济领域转移,且流派纷呈,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三大流派———怯娇派:此派成员惯于“装孙子”,在上司面前,言谈举止,均作女郎怯生生之状;尤以说话时分,未语先红,娇言半吐(似乎舌尖秃了),不胜羞怯柔媚之态,煞是可爱。他们意在以自身之卑怯,来反衬上司的高大、完美、威严。将自己的人格一概扔到垃圾堆中。趁此时提一些个人要求,谅上司定会慨然允之。乍一看去,怯娇者只弄怯姿,并无娇态,而其实怯姿里生满了媚骨,属内秀型。泼娇派:此派成员一般艺高胆…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断想     
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挤是发展受到阻碍时必然的现象,而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