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学记>曰:"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对于我来说,总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而知道的东西又太少.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戴向红 《教师》2008,(9):31-3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大师们之所以能留下不朽的传世佳作,为后人所景仰,都是缘于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功夫。“读万卷书”指的是知识的积累,“行万里路”指的是生活的积累。据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要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必须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三结合”。  相似文献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大师们之所以能留下不朽的传世佳作,为后人所景仰,都是缘于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功夫。读万卷书指的是知识的积累,行万里路指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五年级学生学起来稍有陌生感,李老师的精心设计,像为我们弹奏了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一样,拨响了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慨叹。一、开门见山造意境课伊始,境亦生。老师让学生欣赏《高山流水》,学习的意境非常美,这样的导课非常自然。古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古文学习场,把学生带入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样的教学意境为本文后面要呈现的悲壮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一种现象,写出来的人物不生动、不形象,总是一个模样,更谈不上吸引人。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写好人物呢?我将课文特点和习作要求整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教学《少年闰土》,主要训练学生如何选择典型事例;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训练学生进行对话描写;教学《一面》,主要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人物的外貌。这样的安排,每课有不同的训练点,教学内容不重复,将片段训练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