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同时也为新世纪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六大明确指出: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客观要求,还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目前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益受到种种侵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程,坚持农民自愿流转的原则,坚持有偿流转的原则,坚持依法流转的原则,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及社会发展进程的转轨时期,就业问题是这一时期困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解决就业问题,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劳动力再生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三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四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就业;五要在加强本国地区间劳动力调配的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劳务输出;六要积极利用外资、外贸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七要发展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素质;八要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农地的农业用途被随便更改,耕地在不断缩小,而大量开发“小产权房”更是使我国的一些优质耕地直接改变成建设用地。农地农业用途被随便更改,主要是农地产权主体“模糊”以及权利的滥用和法律监管不严等原因。为此应明确主体,明晰产权,进行充分的权利监管和法律宣传,让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才能真正保护有限的农业用地。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各地的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举步维艰,这与中国的土地制度障碍、法律法规障碍、市场机制缺失等问题有关,还和农民对农房抵押贷款的需求息息相关。文章从微观的层面——农户的需求这一角度,探究了农户是否存在参与农房抵押贷款的意愿及不愿参与的主要原因、抵押贷款资金的主要用途等问题。研究发现: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制度还存在制度不完善、农户不熟悉、程序复杂、额度偏低和难以实施等问题,农户贷款额度与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成正相关关系,农村居民贷款更多的是用于各级应急消费,而真正用来改变生活状态的农业生产活动则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