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周围现实不同的态度、观点和行为趋向,使个人对周围现实表现了选择性。个人对周围现实的选择性如果经常表现逐步稳固,便成了个性倾向性。  相似文献   
2.
呼吸之间     
方定一 《中学教育》2004,(10):59-59
1984年春,里根访问中国。他的夫人南希在西安一个小姑娘售货点买了几件小礼品,价值人民币5元。里根给了小姑娘一张10元的人民币,可是小姑娘一时没有零钱找。里根就说:“留下这钱吧。”但他们刚往前走了一会儿,小姑娘就追了上来,把该找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中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业课教学的改革,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有助于专业思想的巩固。例如讲《人民教师》,我们是这样做的:了解师范生对人民教师的各种认识,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重点讲授教师劳动的特点和对教师的要求,请优秀教师或毕业校友作报告,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参观见习,组织座谈讨论,写学习心得,出学习专刊。实践表明,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学生的专业思想有明显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自我教育能力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教育的作用虽然是重要的,但对受教育者来说,毕竟是一种外部影响,外部影响要真正被青少年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品德,还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思想上矛盾斗争的过程。教育者无法代替受教育者思想矛盾斗争,就好象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狐狸在街上走着,迎面碰上了老狼。老狼伸手就给它一大嘴巴“:让你不戴帽子!”狐狸很郁闷地回家了,弄了一顶帽子戴着。第二天它又碰上老狼了,又挨了一大嘴巴“:让你戴帽子!”如是几次,总挨打。狐狸想,这么老挨打不是个事儿啊,不行,我得找老虎投诉去。刚到老虎家门口,就听老虎在屋里说话“:你也不能老这么蛮不讲理打狐狸啊,回头狐狸找我投诉,我也不好罩着你啊。好歹咱面子上得过得去,我教你一招:下回你见着狐狸,跟它说,给我弄点儿洗衣服的来。它给你拿肥皂来,你就打它一顿,说我要的是洗衣粉,谁让你拿肥皂。它拿洗衣粉来,你也能打,说我要肥皂,…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知、情、意、行等心理成分。重视品德心理的形成与优化,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知”的内化“知”的内化是指把对行为标准、道德规范等知识,转化为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能力等。(一)道德观念指的是人们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及执行它们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停留在了解它们的意义和内容是什么,而是进入了对它们的承认、赞同、理解和接  相似文献   
7.
从我最近同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当前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的情绪。有些学生不想读书,经常迟到、旷课、不做作业,个别的甚至逃学、出走。有一所中学的初三某班,原有学生54名,到毕业时只剩下32名,其他22名学生先后离开了学校。有的学生公开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回家摆摊子,赚大钱。”但从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离开了学校的学生都不想读书,而真正不想读书的学生只占百分之几。这就出现了在校学生中想学而又厌学相互矛盾的现象。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当前普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