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起笔,作者就写到跟同学一起玩电脑,由于把两个人的设置弄成完全一样,本来一个人可以闯过五关的,结果两个人都闯不过第二关!由此及彼,引出论题,作者便想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多姿多彩,有些人为了适应新潮流而不断变换自己的装束,这一方面是为了美,另一方面其实是为了虚荣。作者为此而深入思考“真正的‘自己’到底藏在哪里”的问题。作者感悟到,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并不认识自己,甚至遗忘了自己,那是因为虚荣的外表掩饰着真实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停留在一个早已被我们遗忘的地方”。那就是做人的真诚真实…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人们对社会和对人世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美德。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回报社会、学会生活的一种高尚的行为。作者从一首歌曲《感恩的心》谈起,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诗,作者抓住不同季节的一个突出特色,展开描述,各具情态,春夏秋冬尽在笔底。首先,作者抓住春夏秋冬的特性,用花、雨、月、雪四个特征来表现四季的变化。李后主曾用“春花秋月何时了”来表述自己个中的心情,其中“花”和“月”就是代表了春和秋的特征。本文作者准确地抓住四季特征,再加以描述,很有象征意义。与其说这是一篇散文,不如说是一首意味无穷的诗,诗的韵味很浓,很醇;诗的意境很浓,很深。例如,在“雨聆”一节中作者写道:“夏日午后,侧耳聆听雨与风的酬唱应答,雨与石的温和争辩。雨聆中的山水,讲述茂盛葱茏的故…  相似文献   
4.
善于把握今天,而把美好留给明天。这就是作者的发现,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把握的“度”。作者在文章开头就以老师布置作业时说的一个笑话,来阐述明天可期待,但今天更是需要把握住才有明天的幸福。作者在论述把“幸福留给明天”、“把轻松留给明天”、把“浪漫留给明天”和“把收获留给明天”这几个层次时,能正反互补,简明扼要,主题突出,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启发,去思索明天的美好。作者强调“留给明天”,并不是消极等待明天,而是要积极创造明天,也就是要把握住今天。为此,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谈起,积极解决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读罢本文,你一定会这么想,作者俨然是一个美食家!作者写无锡的美食,从舶来品的西餐到中式精华,从豪华气派的传统美食到亲切诱人的街头小摊,照单全收,津津乐道。惟妙惟肖地叙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真的在无  相似文献   
6.
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织成色彩斑斓的世界,合奏出颜色交响曲。颜色交响曲,奏出自然界美丽的乐章,奏出人性和谐的乐章,奏出伟大的母爱的乐章。  相似文献   
7.
人们总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生活就是这样:有阳光也有阴霾,有喜悦也有悲伤。人与人之间无形的隔膜在于心中,在于无法相互理解或  相似文献   
8.
本文写的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问题,文章虽短,却令人深思。本文有几个特点值得借鉴。首先,文章写作的切入点很好。作者写"代沟"先对妈妈  相似文献   
9.
人们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自己,这里有一个态度问题,也有一个方法问题,涉及到的常常是近乎于哲理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态度就是要以积极的人生观去看待自己;这种方法就  相似文献   
10.
八百里清江,婉蜓曲折,在三国古城——陆城,融入了万里长江。就在这两江交汇处,有一所湖北省知名的重点中学———宜都市第一中学。目前,担任这所中学的校长就是周朴华先生。两年前,他是全国重点职业高中——宜都市职业高中的校长。2003年,他接受组织上的任命,到宜都一中走马上任。金秋时节,我们一行采访了这位刚过不惑之年的校长。我们的谈话,就从他担任宜都一中校长开始。昌海:来到宜都一中,你认为面对的最大压力或挑战是什么?周朴华:我确实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在人民的眼中,宜都一中就是宜都的“清华”、“北大”,是宜都的最高学府。宜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