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历程中,"专业成才"与"文化成人"始终是蕴藏其中并交织在一起的两条主要逻辑线路,两者的疏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从"无用之用的通识课程""有用之用的职业课程""古典教学的启发诱导"及"互联网教学的开放共享"等方面入手,或许能找寻到"专业成才"与"文化成人"融通契合的恰切路径,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些许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长沙民政学院艺术设计系的一种基于项目工作室制形式教学改革,并指出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课堂管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3.
臣民 新民 公民——浅论现代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就如浩瀚的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它永恒地闪烁在我们的教育之顶、社会之顶,引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我国正处在民主化、法治化的关键时期。此刻,培养蕴涵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精神的现代公民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公民教育也就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  相似文献   
4.
校本管理所蕴涵的理想和价值观是值得追求的。但是,迄今为止,即使是校本管理的原生地欧美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学校获得自我管理资格和改进学生学习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更何况,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校本管理要想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必须经历冲突、变异、融合的艰难历程。简单地采取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做法,校本管理必定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理性的选择是将校本管理作为教育管理改革的导向,而不是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年级:普师一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二拍子的指挥图式及其练习目的要求:通过教授二拍子指挥图式,使学生了解、领会其特点、用途,在练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实际指挥法,从中培养学生的二拍子指挥技能及音乐的综合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放在实际指挥图式的练习,难点是两种图式的力度,线条的对比变化及处理。课型:歌唱指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人数、观察学生课前准备情况,音乐课礼式。(1分种)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即:“指挥者的姿势”、“击拍、拍点与反射”“起拍的基本指挥动作”。形式:①请几位学生到讲台指挥并给予肯定及纠正不足。②教师把典型问题加以解剖,作必要示范,之后,集体随教师一道复习以便  相似文献   
6.
7.
若不厘清大学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形成与运行的迥异逻辑,若不调适好大学与政府、学术与行政、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则很难形成优良的品质并达致良性的运行,大学内部治理中期待已久的"去行政化"则只会是流于形式。"去行政化"是大学内部治理的一种自然选择,它指向大学的本源,指向"人"与"学"的诗意融合,同时,它揭示了大学内部治理的趋向,而非提供治理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8.
臣民·新民·公民——浅论现代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就如浩瀚的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它永恒地闪烁在我们的教育之顶、社会之顶,引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我国正处在民主化、法治化的关键时期。此刻,培养蕴涵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精神的现代公民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公民教育也就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秦汉以来,由专制主义和奴隶主义建构的中国政教礼俗决定了中国的国民性。这种国民性,概之为“臣民性”。“这些个臣民当然也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的正史,…  相似文献   
9.
一、校本管理的缘起与界定 校本管理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德克萨斯州,80年代中期逐渐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美的教育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0.
当西部城镇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日趋饱和的今天,广大乡村音乐教育仍然师源匮乏、发展迟缓。鉴于此,西部市(州)级高师音乐教育务必从办学实际出发,找准定位,校正培养目标,侧重培养合格的乡村音乐师资,进而开拓可观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