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人文学科面临的问题的实质是,人文学科的非功利性和培养目标的功利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要求管理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摒弃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要求教师调整教学手段,以服务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宗旨,采用案例教学法,让"死"知识"活"起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服务社会、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就业时做到胸有成竹,自我定位准确。解决这个问题还需采取配套措施:调整课程内容,使授课内容更好地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让学生更长久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改革考核方式,成绩评定中加大创造性劳动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苏轼、苏辙和苏门四学士的骚体辞赋创作对传统的骚体作品多有继承,如内容上继承骚体的骚怨精神,抒发贤人失志之悲,创作方法上有着普遍的祖骚宗汉的倾向,同时也有创新,如思想上兼容儒释道,体制趋于短小,进一步消解辞赋与诗歌、散文之间的区别,风格各异,呈现北宋骚体辞赋的真正面貌,对后世的骚体辞赋创作、屈原形象的确立、骚体文特征的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陆游来到四川.随着阅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其诗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开始向杜甫靠拢,成为宋代学杜最有成就的篇章.本文拟以陆游川中诗为例对陆游学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宋是辞赋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苏轼、苏辙和“苏门四学士“的辞赋创作又是北宋中后期辞赋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历代对苏轼、苏辙和“四学士“的研究多集中于他们的诗、文、词、文艺理论乃至书画等方面,对他们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则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恰当的评价。本文拟就苏轼、苏辙和“四学士“辞赋数量的统计、作品的研究、成就的评定等几个方面对历来的研究状况略作回顾。以推进此六人辞赋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对全面评价此六人的文学成就,探讨苏门的创作特征,更加深入地研究辞赋这一特殊文体,都应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北宋是辞赋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苏轼、苏辙和"苏门四学士"的辞赋创作又是北宋中后期辞赋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历代对苏轼、苏辙和"四学士"的研究多集中于他们的诗、文、词、文艺理论乃至书画等方面,对他们辞赋创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则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恰当的评价。本文拟就苏轼、苏辙和"四学士"辞赋数量的统计、作品的研究、成就的评定等几个方面对历来的研究状况略作回顾。以推进此六人辞赋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对全面评价此六人的文学成就,探讨苏门的创作特征,更加深入地研究辞赋这一特殊文体,都应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曹栓姐 《科教文汇》2023,(22):192-194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如何既保持自身特色,又与时俱进,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人才方面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做了探讨。首先是挖掘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的超越性、永恒性价值,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引领学生的思想价值。其次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翻转课堂、群课堂等形式,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新能力。最后要采取新的评价方式,加强过程监督,合理设置各项考核比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