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前我国人口总数近1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左右。在谈到我国人口问题时,人们普遍对我国人口数量太多的问题容易认识和接受,而对我国人口质量较差的问题往往认识不足。事实上,目前我国人口上的质量问题的严竣程度已经超过人口的数量问题的严竣程度。人口质量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不少有识之士已在内心发出这方面的疾呼,只是限于某些原因而不敢直言。  相似文献   
2.
陈国平教授新著《顾客为什么抱怨——服务企业顾客抱怨管理新视角与新框架》,运用自我概念理论构建了一个解释顾客服务失误认知和抱怨动机产生的新框架,探讨了服务失误时顾客抱怨行为的内在机制.作者充分收集了中国旅游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资料,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实验调查等实证方法,揭示了服务失误背景下消费者多重抱怨动机、检验自我威胁感知和自我监控性在顾客抱怨行为动机中的作用机理.著作以全新的视野诠释了顾客多重抱怨动机产生的心理机制,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消费者行为理论,对指导企业运用恰当的服务补救策略挽救顾客忠诚予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困惑并有待深思的问题.反对恐怖主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是一项综合治理的全球运动,最根本的措施应是实施治理环境的方略,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社会温床,斩断恐怖主义的社会源头.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是沟通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对人地关系的分析研究 ,应该说是地理学的“看家”本领。而人地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则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近代地理学的先驱洪堡、李特尔创立的因果关系论 ,旨在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 ,试图在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的多方面分析比较中 ,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性。我国近代历史上的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和地理教学 ,都很注重“人地相关”的因果关系分析。例如 :192 5年我国出版的《人生地理》教科书 ,在“导言”中即明确指出 …  相似文献   
5.
从旅游哲学的视角看,旅游作为一种复杂、高品位的休闲方式,在本质上表现出与休闲高度的一致性。从哲学的视角探讨旅游与休闲的辩证关系,旨在促进旅游与休闲更好的结合。休闲为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二者有机融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效应,并对今后的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培育休闲旅游这个大市场,将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诗图 《科学学研究》2000,18(4):103-105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以《论法的精神》一书为依据 ,论证并提出了孟德斯鸠并非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的学术见解。对“环境决定论”的正确认识 ,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旅游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人能力或素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个性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异地休闲生活方式的旅游在促进人的个人能力或素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个性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升旅游境界,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的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可分为临河国、海岛国和内陆国三种类型,内陆国与临海国、海岛男相比,地球条件比较闭塞,交通与对外联系多有不便,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阐述了高校开展人文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迫切性 ,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措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