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表达权具有多种属性,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基本权利.我国的表达权制度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通过调整政治和社会生活,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当前,以舆论监督为内容的表达权其法律保障薄弱,对此,国家机关应从与国际接轨、公权力展现更宽容的态度和确立侵权法律责任三个方面完善表达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总结广东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中教学管理规范、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师资来源广泛等特点,指出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是确立和坚持课程的必修课地位、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和领导的参与垂范等。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提出加大检查与指导力度、切实推进特约报告员进高校,加强专兼师资队伍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强国爱民、图强进取,执着追求、矢志不移,勤奋实干、廉洁奉公,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等是廖仲恺精神品格的重要内涵。学习和光大廖仲恺的爱国思想与实干精神,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的成才经验 ,进一步探讨新时期农科大学生的成才规律 ,为新世纪农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们作为中华农科教基金课题组的成员 ,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 43所高等农业院校上万名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并从中筛选出93位优秀人才进行专题研究。从他们的成长中 ,可以总结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对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一、当代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的成才特点1 时代的同步性。当代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是在一个特定的年代即改革开放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成长与这个…  相似文献   
6.
廖仲恺晚年对中国的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如旧中国的民生问题是阶级压迫的结果,扫除政治障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社会主义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民的地权是民生问题的根本,民生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农工群众自己等。这些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育课改革要在关键点上做文章江西农业大学曾学龙一、找准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多年来,德育教学中有三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一是德育的目的或者说落脚点有偏差。传统的德育基本上是以社会为主体来要求人、教育人、塑造人。当然,这种教育仍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功能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人才资源开发中具有主导功能、转化功能、激励功能和协调功能,上述功能使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的人才资源开发中具有特定的生命线地位。具体表现在:保证人才资源开发的正确方向,为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保障,为人才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9.
何香凝的办学理念及其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香凝在创办仲恺农工学校的实践中,形成了扶助农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注重实践、实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统一的办学模式。今天,农业工程院校应该继续确立崇尚学术、注重创新的理念,秉承何香凝扶助农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弘扬“三统一”的办学传统,培养“勤慎耐劳有真实学识之实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建制、评估和资源三个杠杆,打造政策平台、激励平台和支撑平台是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特点.党政主导与学术引领结合,共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保障机制;锐意改革与注重创新结合,努力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广东特色;学科建设与教学转化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是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