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针对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存在稳定性差、易被极性溶剂破坏、易发生离子交换等问题,利用含有多支链的有机硅配体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配体辅助再沉淀法制备出CsPbBr3@SiO2纳米粒子。研究发现,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微量的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有机硅水解缩合,从而诱导CsPbBr3@SiO2纳米粒子的形成。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直径约为200 nm,光致发光峰(PL)位于508 nm处,在乙醇中存放7 d荧光强度未减弱,在四丁基碘化铵/二氯甲烷中存放6 h未发生离子交换,说明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 ,教材、教参对于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及决定因素做了较充分的讲解 ,但对于感应电动势的本质及原理并没有充分展开 .一些学生由于对此问题没有充分理解 ,提出了疑问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那么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那部分导体上的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针对这样的疑问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应从微观上来阐明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本质及原理 .具体做法如下 ,愿与各位同行探讨 .为了使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现象有本质的理解 ,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阐述 :一、运动电荷在磁场中要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我们知道 ,通电导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