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100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的老人家还要忙…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种最原始最普遍的艺术.飞禽走兽大半都欢喜歌唱,在歌唱中,它们表现生命的富裕和欢乐,同时,它们借歌舞把在生活中所领略的乐趣传给同类,引起交感共鸣.歌唱在一般动物社会中是一种团结的原动力,它们没有文化传统和制度组织,但是它们一呼百应,一唱百和,全靠这一点声音上的感通.人类在原始阶段也还保持着这本能的音乐嗜好.没有一个原始民族不欢喜歌舞,小孩在个人生命史上相当于原始民族在种族生命史上,欢喜歌舞仍然是天性.  相似文献   
3.
谈读书     
主持人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宋人朱熹的眼里,“观书”犹如欣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它不光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使我们的头脑更加充实、灵活。阅读,理应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惟其如此,我们的思想才有飞翔的空间,我们的感情才有停靠的港湾。同学们,你喜爱读书吗?你品尝到读书的乐趣了吗?下面这组有关读书的精美短文,将有助于激发我们读书的兴趣,养成我们读书的习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组同题美文吧。  相似文献   
4.
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  相似文献   
5.
这是朱光潜先生给商务印书馆外国哲学编辑室一位同志的信。朱先生在信中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常设机构,解决学术名词译名统一的问题,同时希望恢复出版《翻译通报》之类的刊物,便于翻译界、学术界在开展争鸣的基础上,逐步求得学术译名的统一。这些建议都是积极的。我们征得朱先生的同意,将这封信刊登供有关部门参考。标题是本刊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6.
把快感认为美感,把联想认为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此外还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持有的,就是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欣赏。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的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注意到这些问题,就是离开形象本身。但是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例如要欣赏陶渊明的《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相似文献   
7.
谈人     
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作人的最高智慧。可不是吗?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还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仙子也渺茫难测。  相似文献   
8.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  相似文献   
9.
上 莎士比亚说得好:世界只是一座舞台,生命只是一个可怜的戏角。但是从另一意义说,这种比拟却有不精当处。世界尽管是舞台,舞台却不能是世界。倘若堕楼的是你自己的绿珠,无辜受祸的是你自己的伊菲见丽,你会心寒胆裂。但是她们站在舞台时,你袖手旁观,却眉飞色舞。纵然你也偶一洒同情之泪,骨子里你却觉得开心。有些哲学家说这是人类恶根性的暴露,把“幸灾乐祸”的大罪名加在你的头上。这自然是冤枉,其实你和剧中人物有何仇何恨?  相似文献   
10.
朋友:我写这封信给你,假定你是一个有志的青年,如果你真正不小看自己,你一定会明白我向你作这封信里的劝告,不是小看了你。你常跟着旁人说,并且你也实在相信,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工作;可是到你准备职业或是选择职业时,你总觉得当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