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朱克涛 《现代语文》2014,(11):13-14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能否积极有效的展开对话,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对话活动中去,关系到一堂语文课的成败。因为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思考、表达交流的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的态度。本文试图从多角度来探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对话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2.
读者知识的缺乏、作者与文本被遗忘和教师的不作为是导致学生产生读误的主要原因。读误的危害表现为曲解文本,使教学目标落空,助长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形成。解决对策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助读材料,关注作者和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加强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3.
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可,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较为熟悉,但对内涵理解不深。由于学校教育实施途径相对单一,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偏低。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一是要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二是要改进教学方式,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三是要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四是加强学习研讨,深化学生理解认识。  相似文献   
4.
5.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确定了教学内容,一篇课文该让学生学什么,教师该教什么,执教者心中就有了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也就有了针对性。但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不管是教师的随堂课还是公开课,在教学内容上教跑题的大有人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学方法的纠缠上,即重视“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了“教什么”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