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2.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这是因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所职业学校运行的情况如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一个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具有较高管理素质的领导团队,其中,校长无疑起着至于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职校校长不是通过某一阶段的系统学习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他总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除了实践锻炼之外,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是提高职校校长治校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十条  相似文献   
4.
与以往历次战后和平建设不同的是,国际社会在二战进行的当时便已开始规划战后和平的努力,力图在确保民众经济社会权利实现的国内层面、国际层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来实现战后持久和平。本文以西方盟国的视角论述有效的社会保障建设对于和平文化的普及、和平意识的生长、极端主义的遏制以及扩张主义经济社会动因的削除或减弱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这一点上讲,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建设是确保战后世界"长和平"出现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西洋宪章》是二战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它在颁布后成为反法西斯盟国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总蓝图,集中体现了盟国战后和平建设的思想和方略,如反殖民主义和反扩张主义、经济国际主义、社会安全和集体裁军等。表现出战时盟国进行的和平建设所具有的积极特征,首先是建设和平条件的全面性,积极和平建设和消极和平建设的兼顾;其次是和平建设的公正性、广泛性和开放性。在《大西洋宪章》指导下,正是战时盟国进行的和平建设所具有的这些积极特征确保了战后世界整体和平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对老师的期望特别高。如何让班内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大有提高,全面发展,不辜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营造一个学风优良,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总之,精细化管理不仅在于制度的精细化,更在于实施的精细化和人性化,在于班主任实施时的艺术化和科学化。只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巧攻策略,才能是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加速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工科高等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认真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科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8.
谈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管理必须树立几个理念:以人为本是一个职能和价值判断;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对人的制约;必须处理好以人为本与制度建设、严格管理的关系;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管理的措施是: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独立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选用教材;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学校课程管理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9.
论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管理普遍存在于教育系统的各个层级之中,但也只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国内外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影响下,课程管理问题才日益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朱大伟 《家教世界》2012,(14):121-123
笔者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所担任的留学生《中国歌曲欣赏与学唱》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总结出:通过经典的中国歌曲,包括中国民歌、流行歌曲以及根据中国古诗词编曲而成歌曲的欣赏与学唱,可以让留学生们深刻感受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在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中,应该设计新颖,找出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故事点",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这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