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纳米金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二氧化钛(TiO2)固载抗体制得灵敏度较高的甲胎蛋白(AFP)免疫传感器,采用了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的制备过程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AFP有很好的电流响应,其线性范围为0.01~80.0ng/mL,检出限为0.003ng/mL.该实验方法具有电极制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实现了对AFP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理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萍 《内江科技》2011,32(2):88-88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人才观,这对担负培养学生成才重任的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时代要求。高校理科学生工作要树立以“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为指导、“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观;探索培养学生健康成才的新思路,开创高校学生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人体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含量已作为肝癌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生物传感技术检测人体血清中的AFP,已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根据不同纳米材料的特性,综述了几种常见纳米材料构建的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为科学研究以及临床检测甲胎蛋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宇萍  何春燕 《内江科技》2014,35(10):154-155
<正>1前言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结果。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重视学习过程。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注重学习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由强调整堂课的预设性向强调课堂的学习性转变,由重视知识的学习向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由注重统一标准向关注个体差异转变[2]。  相似文献   
5.
用酸碱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对不同浓度、不同有机物吸附能力,探讨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萍 《内江科技》2007,28(7):124-124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几年表面活性荆在合成与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最大气泡法测定乙醇溶液表面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比较最大气泡法测定乙醇溶液实验中体积分数法和称重质量分数法配制标准溶液的优劣,分析套管外循环水恒温实验和支管烧瓶直接恒温实验的差别,并找寻本实验浓度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称量法配制标准液比体积分数法好;测定管直接恒温比外循环恒温效果好,低浓度范围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普鲁士蓝(PB)固定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再依次电沉积L半胱氨酸(L—Cys)、氯金酸(HAuCl4).通过氯金酸与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中氨基的键合作用,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最后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从而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实验利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制备过程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对AFP有很好的电流响应,其线性范围为0.01~200.0ng/mL,检出限为0.003ng/mL.该实验方法操作简便,制得传感器灵敏度高,实现了对AFP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乙酸酐、乙基苯和无水三氯化铝为原料合成对乙基苯乙酮,并利用碘仿反应氧化对乙基苯乙酮制备对乙基苯甲酸.考察了制备对乙基苯乙酮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对乙基苯乙酮收率的影响和碘仿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对乙基苯甲酸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对乙基苯乙酮的过程中,催化剂用量2.0:1.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h,为最为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对乙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为最为合适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提纯与纯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乙醚处理后水溶液中用差示扫描量法得到重结晶的方法提纯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测定了提 纯前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8.6%和99.3%。提纯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外推起始温度为190℃, 40℃时的临界胶束浓度为8.50×10-3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