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胡适是一位在政治上偏右的自由主义者,他虽然不赞成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但更不赞成革命,他对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就不赞成,更不赞成共产党的革命路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斗争中,蒋介石一直希望拉拢胡适,为己所用,曾有意请胡适组织一个政党并参加政府.胡适于1946年7月5日回到国内,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1月出席了为中共和民盟抵制的"制宪"国民大会.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今天要来讲儒商?因为现在社会上很关心民营企业,既关心它的朝气,也关心它的问题.既有主张发展民营经济,也有主张重建公私合营,国进民退.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斗争中有一种人物,他们在两种政治势力夹击中间,经常变换同盟关系,在政治态度上大幅度地摇摆,然而他们的政治立场并非游移不定,这是一种中间政治势力的摇摆。章太炎就是这样一种政治性格比较突出的人物。由于章太炎经常昌言无忌,感情激越,他的政治摇摆,甚至使当时人把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智能电网应用中的PLC技术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PRIME技术和G3 PLC技术中的PHY层和MAC层。文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今天要来讲儒商?因为现在社会上很关心民营企业,既关心它的朝气,也关心它的问题。既有主张发展民营经济,也有主张重建公私合营,国进民退。  相似文献   
6.
戊戌维新时期传统的政治文化体制虽然受到了冲击,"中体西用"论受到了批判,但维新派的进步思想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影响甚微.直到义和团运动之前,"中体西用"仍是社会上盛行的主导思想.义和团运动一方面使传统的文化政治体制失去了权威,另一方面清廷利用义和团所结成的盲目排外的统一战线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既暴露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也标志着"中学为体"思路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共和之殇     
民国初年的政治,风潮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满着戏剧的元素。1912年以后,中国的政治到底走向何处?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共和的失败,是人事所误还是必然?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8.
朱宗震 《东方文化》2000,(6):99-100
李新总编的《中华民国史》是一部多卷本的著作,我参加其中的工作,已有16年了。自参加第2编第1卷的工作完成后,按照分工,我即着手准备第3编第6卷的写作,并于1997年10月经李新审定后交出版社审稿。  相似文献   
9.
此附录是朱宗震先生所作的原文,作者将之与《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发表的该文校对,发现的确出入较大。黑体标出的为被删去部分,括号内的为被加塞部分。请读者仔细领略此种“春秋编法”。  相似文献   
10.
从广义上说,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由于相对的隔阂,由于生存条件和环境不同,不同民族的人在观察人生、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思维视角和发现,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虽然,历史上,有一些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被淹没了,或者为其他文化所吸收和兼容,但人类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观存的强大文化,是不可能为其他文化所完全吸收和兼容的。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交流和竞争,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但是,各种文化的基本素质,套用生物学的术语,就是文化基因,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例如,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