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数、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复习课.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新的思考,将其定位为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获取信息.通过自主编题、设计方案、为商家制定促销手段等活动,整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富有人文关爱的评价语言,不仅对学生能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而且整个课堂也会和谐,学生个性将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温故而知新“教师们已耳熟能详。但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新奇的东西大多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兴趣不高,认为“复习课没劲“。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复习课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怎样关注学生?  相似文献   
4.
1.揭题: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继续学习“多位数加减法”。 2.出示:三位数减三位数。 要求学生一边做一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生算后评: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渴望受到表扬、赞赏的欲望非常强烈.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的亮点,及时抓住学生瞬间闪出的细微变化进行引导、激励评价.当学生说得不妥或说得不对时,教师该如何应对呢?而且又能使这个反应恰到好处,这个火候该如何把握?下面是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几种情况以及由此而想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渴望受到表扬、赞赏的欲望非常强烈。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的亮点.及时抓住学生瞬间闪出的细微变化进行引导、激励评价。当学生说得不妥或说得不对时.教师该如何应对呢?而且又能使这个反应恰到好处,这个火候该如何把握?下面是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几种情况以及由此而想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试教(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师:请同学们先来口算几道题。课件出示:A200÷2=100B16÷8=2200÷20=10160÷8=20200÷40=5320÷8=40师:在这两组算式中,藏着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1.探究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学生计算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每一组题中的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有变?(2)从上往下任选两个算式比比看,除数(或被除数)和商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第—次试教 (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来口算几道题. 课件出示:A 200÷2=100 B 16÷8=2 200÷20=10 160÷8=20 200÷40=5 320÷8=40 师:在这两组算式中,藏着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探究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试教 (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来口算几道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的概念分布在各个知识领域中,这些概念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揭示。有的概念是正式定义的,有的则是通过具体的描述、举例的方法或直观渗透给出的,还有一些原始概念既不定义,也不描述,而是作为口语或常识应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