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从<诗经·卫风·氓>中所描写的春秋时期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金属货币的流通、交通运输、城市经济四个方面,讨论了<氓>诗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典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信息载体之一:作为中国人的真实感性本能的世界观的表现的文学,它不仅运载着正统规范及这规范对各色人等的侵淫,而且揭示着那些隐潜的集体无意识。因此,前些时候,当其他学术领域掀起“文化热”的时候,我们便由衷地期盼着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化研究硕果的出现。带着这份期盼读到美国学者夏志清教授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胡益民等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初版;1994年新版),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夏教授选取六大小说名著,借以说明中国的主要思想因素“化为书中人物实际的冲动时成功的程…  相似文献   
3.
从《诗经·卫风·氓》中所描写的春秋时期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金属货币的流通、交通运输、城市经济四个方面,讨论了《氓》诗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雨斋词话》在以“沉郁”为核心的词论体系中,还存在着一种注重“才、力、气”因素的倾向。这种因素的加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陈廷焯的“沉郁”词说克服了艺术审美趣味偏于狭隘的弊端,而且也为这一词论体系带来了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少游词集中有不少豪放的篇章,它们和苏轼的豪放词风是相近的,其中个别篇目,还可以寻到一些苏词影响的具体痕迹;在避俗、崇雅方面,秦观也接受了苏轼的观念,词风由初期较为俗浅.转为后期的相当“清”、“雅”.因此,少游词确实存在着学苏倾向。  相似文献   
6.
感伤美与淮海词风朱苏权在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楚辞》以来,感伤一脉,绵绵不绝。直到宋代,由于社会心理,作者身世遭遇,以及词体本身特别适合于表现感伤、凄怨之美等因素的影响,宋词塑造和表现感伤美,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中,秦观的《淮海居士长短句》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小说中以志怪一类对后代影响最巨。此种小说受到佛教因果观念的影响非常明显。一方面佛教因果使得古小说的结构上呈现出“因果分明”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报恩、冥报、杀生、轮回等四种内容的作品也与佛教因果观关系密切。这些小说的成熟与发展水平,在内容与形式都为此后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少游词集中有不少豪放的篇章,它们和苏轼的豪放词风是相近的,其中个别篇目,还可以寻到一些苏词影响的具体痕迹,在避俗、崇雅方面,秦观也接受了苏轼的观念,词风由初期较为俗浅,较为后期的相当“清”、“雅”。因此,少游词确实存在着学苏倾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