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过去,历史哲学长期奉行“历史不容假设”的结论。把对历史发展的可能性方向提出模拟,看成是历史学家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处理历史事实。一切都是前定,历史不容选择,只有现实的历史才是唯一可能的历史。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歪曲为宿命论的奇谈。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哲学上从来没有忽视可能与现实这对范畴。历史的发展体现出一定的可能性与可选择性,这就是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了历史的可能性,就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五四前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来,无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壤中生根、开花和结果了。它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这本身显现出了它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前几年,随着“文化热”的兴起,有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极为流行,即所谓“传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五四时期中国人之所以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共通之处,是传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仅仅理解为“封建主义文化”,结果把马克思主义同封建专制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相似文献   
3.
枪会运动述议朱金瑞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在我国北方农村带有秘密结社性质的农民武装团体,它从民国初年兴起到建国初期退出历史舞台,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其影响大时,“在北方农村里面,完全成为一种通行的组织”[1],对北方的政治局势和北方的现代革命曾产生过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论以诚信为重点的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本文根据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就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诚信:市场经济关系的必然要求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择手段赚钱似乎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常规,即所谓“…  相似文献   
5.
新村主义是五四时期流行的一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它以一种启蒙思潮开始到最后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的过程,反映了五四时期由启蒙到救亡的转换。由于中国历史的特点,启蒙和救亡的双重主题的关系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上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村主义的演变历程来看这两个矛盾主题的纠缠。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体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在批判形形色色的封建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斗争中,为顺利完成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最终实现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个人品德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的动力性资源和目标任务。个人品德提升的要素极为复杂,既受社会制度、法律、教育等外在因素的深刻影响,也与公民个体身心发展、社会实践等变量密切相关,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提升个体道德素质必须注重几个关键性环节,包括社会环境、个体内化和社会实践等。  相似文献   
8.
胡适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主要在其治学方法上开一代之风气。五四以后,他用一套新的方法来整理国故,以实现他“打鬼”的文化韬略。这套时人称之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对民国时期学术及思想界影响都很大,余英时先生称其为范式性的变革,认为以此取代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玄学模式①。对于其治学方法的研究,或褒或贬已不在少,由于认识方法的不当,人云亦云,结果不能正确地分析胡适的治学方法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长期以来,我们总结胡适的治学方法总是遵循两条错误的线路,一个是以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等同于治学方法,称之为“实验主义的治学方法”或“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