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修辞言语创造和理解的全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或规则,主要包括切境律、择取律、主体律和美感律,它们贯穿于修辞的全过程。只有遵循这四条规律,才能使修辞有据可依、有理可释、有法可用、有果可求,它们是人们进行修辞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文体折射着作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因素。创作主体的气质对其作品的文体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作家反映生活,实际上是表达对人生的看法,而作家笔下的文体也总是其人生观的一种折射;创作主体的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与文体也总是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文体是由主体主观的独特的思想个性造成的,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通常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因而,从根本上说,文体不单是语言技巧的运用问题和表达方式的特色问题,而是主体思想、性格、气质、心理、精神个性等因素的显现或标志。  相似文献   
3.
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管理是关键。如何在管理小体现以人为本的邢念,是管理者深刻思考的问题。 “振兴比族的希望是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是教师。”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有价值的“人”的资源,也是实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木保证,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实现者,教师管理这一层面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工作中既要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要加强教师工作的规范管理,还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当前现代汉语文里中西文混用现象十分突出,要解决此问题,应解决西文西语借用的技术性问题,区分借符、借词、借语三种借用西文西语的种类,并应研究借符、借词、借语的基本方法。其中,借符法和借语法是研究重点,借符法应借鉴希腊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借用的经验,研究英文字母借入汉语文中的读音及其书写规范;借语法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应研究具体借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语言,它在表达主体特殊情感时,往往超越逻辑语法,表现为语法结构上的异常搭配(简称结构异配)。结构异配是艺术语言表达主体特殊情感的最自然的方式,言语主体采用异化、转化、虚化等手段,构建了语言单位之间的结构异配。结构异配是表层的破格语言形式,而结构异配所隐含的异配关系是结构异配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分艺术语言的破格表达方式的关键。分析结构异配意在探究异配关系和异配手段,以解释相同结构异配表现为不同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艺术语言是一种心灵化的语言 ,它最自然地展现了主体心灵的自由。在艺术语言创造过程中 ,主体反映客体 ,并非理性的认知和评价 ,而是感性的体悟和描写。任何对象经过主体的以眼观物、以心感物、以情化物的全过程 ,都将形质尽变。这种变形的客体 ,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双向变形的结果 ,是主体心灵化和审美化的显影。艺术语言的心物感应 ,是主体把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情感融注到客观物象中 ,使物象变形为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主体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对心物感应具有指向作用 ,它所整合出的变形客体是蕴含着主体的审美比较、审美选择和审美评价的心灵之物 ,它是主体心灵世界的最自然、最真实的投射  相似文献   
7.
符代具有增强语言含蓄性、讽刺性、幽默性和精练性等修辞功能,与借代、同形、会意等辞格有明显区别。在话语表达中符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已经长期存在于汉语文中,完全具备了作为辞格的条件。因此,在修辞学中为它正式定名,有利于划清几种辞格的界限,有利于人们对这种修辞现象的准确解释,也有利于修辞教学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提高英语水平的突破口。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树立热爱读书的情感。通过英语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学会学习、学做真人,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新课标推荐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词,都具有很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实现古诗词教学的人文性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打下一定的基础。一、以视频材料引学生入胜,体味一个"美"字苏东坡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很多优美的诗词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们要学诗,不如先品画。在教学中,教师可准备与诗词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