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选取香港新界北区的粉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客家文化社群在粉岭的历史沿革,分析以崇谦堂、联合墟、粉岭戏院为代表的农村社区是如何实现公众民主参与和文化资源共享的,并考察文化政策、文化组织、民间社团、科研机构合力传承和推广客家文化的现有成果。透过全球化与都市化背景之下农村传统文化社区的转型,客观评价客家文化保育的当代价值,即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用以抵抗全球化带来的单一化与平面化。  相似文献   
2.
瑞恰慈(I·A·Richards)开心理批评风气之先,将心理学方法引入了文学研究和批评视野.其心理批评模型在系统论、结构论和目的论上均体现出浓厚的审美色彩,强调心灵的和谐与平衡.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向审美,这在后现代文化空间里无疑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瑞恰慈(I-A-Richards)开心理批评风气之先,将心理学方法引入了文学研究和批评视野。其心理批评模型在系统论、结构论和目的论上均体现出浓厚的审美色彩,强调心灵的和谐与平衡。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向审美,这在后现代文化空间里无疑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南宋张炎撰写的词学研究著作《词源》之"雅正说",视野应当投射到"雅正说"的过去——对南宋词之复雅倾向的历时性回溯、"雅正说"的未来——清代浙西词派对"雅正"的拓展,在这样一种共时性的时间之轴中回归到对雅词的本位把握,从而实现文本与解释者的有机融合。从"雅正说"上下推理出词之雅化的理路,检省今日大众文化中雅俗之争,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坐落于台北市中正区的宝藏岩历史聚落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两部取景于此的台湾电影——《杀人计划》和《面引子》进行文本分析,重点考察都市空间的影像生产是如何从诗意地呈现消失的地景转向为以怀旧为主题的文化消费。透过都市地景与电影美学之间的二元互动,电影语言呈现了一个变迁中的台北都市空间形态。这一诗学表征结构亦构成了理解都市空间的认知方式:既强有力地介入社区改造的社会议题之中,同时观照台湾历史的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6.
以结构主义的视角介入电视肥皂剧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所意图探讨的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构文本,电视肥皂剧是如何通过其叙事方式上的独特手段——类型化与反类型化、连续性、虚构性,进而使受众和角色的时间在一种想象力的虚构空间中实现有机融合。作为沟通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虚构文本,电视肥皂剧为现实生活中的观众提供了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超脱。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类型的想象力运作机制仍然需要探索更为丰富的路径和呈现机制来回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