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若干现实问题,围绕提高其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办法,较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强调“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以傣族姓名的特点、取名的方式以及绰号、小名为出发点,阐述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破产界限立法的探讨李克武破产界限,在国外的破产理论及立法中,多被称为破产原因(Ronkurigrund),它指的是债务人出现何种情况,达到何种条件,法院可宣告其破产,亦即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的理由和标准。破产界限在破产法律制度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立法、判例和法理将“可预见性”作为一项规则用以限制违约违约赔偿的范围。应该说创制这一规则的宗旨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一规则在内容和操作上存在许多弊端,确定这一规则,弊大于利。“可预见性”限制规则的宗旨完全可以通过确定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标准和免责制度以及减损规则实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孟定泼水节为例,从孟定的基本概况说起,以泼水节的起源、开展的活动等方面出发,运用神话学、民俗学的基本方法,对这个传统的节日做了系统分析。同时还从文化功能的视角,对泼水节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有意的探寻,揭示了泼水节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公司登记立法价值取向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价值要素包括自由、公平、正义、秩序、安全、效率等,这些要素当然也应当是公司登记立法的价值因素,其中安全和效率应当是公司登记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选择.但安全与效率往往存在冲突,需要在公司登记立法中进行协调.具体就我国的公司登记立法的价值取向选择而言,应当是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率为目标,在保障基本交易安全的基础上追求交易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以效率为主,更不是片面追求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1068年,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而司马光则表示坚决的反对,因而一个成为变法派的领袖,另一个则成为保守派的元首,双方围绕着变法与不变法展开激烈的斗争。王安石要变法,司马光反对变法,自然都要有一定的法律思想作指导。因此,对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法律思想作比较研究无疑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围绕熙宁变法而进行的变法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一定的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总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通过思维机器对客观存在进行加工的结果。马克思曾经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思想意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上,是客观存在决定思想意识。因此,在一定  相似文献   
9.
揭开南宋初年的历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南宋统治者,在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中,对金人的步步进逼一和再和——不仅败时求和,而且胜时亦求和。对于宋高宗屈膝求和的原因,史学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见仁见智,已有多种说法。无疑应该肯定,宋高宗之所以屈膝求和,政治、经济和军事原因是重要的,也是主要的,但这并不是说除此就不再有别的原因,如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心理原因。笔者以为,一定排齐内人的心理状态,人的性格、动机,对一定时空内人的言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因此,从心理的角度对宋高宗对金屈膝求和原因进行分析定能有助于我们对宋高宗屈膝求和这一特殊历史事实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下面试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