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铸成大错     
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朱温本是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因作战失败,在左右的劝说下,投降了唐  相似文献   
2.
计、虑、谋、图、求、寻、觅 “计”本义是计算、算账,引申为盘算、思谋.与“虑…‘谋…‘图”同义,区别如下:“计”是个人心里盘算、计划,如《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虑”是反复思考、深思而熟虑.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图”是考虑而后图求,如“弃旧图新”;“谋”是磋商、谋求,如《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图”“谋”都有“求”的意思,但“图”没有“磋商”的意思,所以“不谋而合”不说“不图而合”。“求”可表示“寻求”,如“缘木求鱼”.与“图”“谋”同义;也可表示“寻找”,如“刻舟求剑”,与“寻”“觅”同义。“寻”多用于找物,如“寻向所志”(《桃花源记》);“觅”多用于找人,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过.这种区分并不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3.
王安石趣事     
李心军 《初中生》2007,(12):12-13
改诗 王安石这样的大文学家也有闹笑话的时候。相传有人请王安石改诗稿,诗文中有两句是:“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王安石看后笑了起来,心想,月亮怎么会叫?花蕊怎能卧黄犬?于是,他不分青红皂白,把诗中的“叫”、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也备受各地中考命题者的关注。口语交际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类:情境表述类,主持类,论辩类,劝说类,拒绝类,安慰类,邀请类等。解答时要注意以下五点原则: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境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5.
国学大师章太炎与康有为政见不合。一次康有为过生日。各界人士赠送寿联。章太炎撰联辱骂康有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上联将《中庸》中“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一句隐去“妖孽”二字,下联把《论语》中“老而不死是为贼”一句隐去“贼”字,上下联末句又嵌入康有为的名字,构思巧妙,令人拍案叫炮。康有为的大弟子粱启超看了,不声不响,疾书四个事,分别添在两联的下面,使对联变成为:“国之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罢,称赞不绝。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只有一个出处,而“期期艾艾”却有两个出处。  相似文献   
7.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吐辉播明,似冰雕玉琢,留给人们无限情思。历代文人墨客面对中秋月更是吟诵不已,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李白一生把明月当成自己亲密无间的朋友,经常“邀明月”为伴,开怀畅饮。他在《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明月却与天地长存,永放光辉。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的游子,仰望明月,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表现了望明月而思乡的情感。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8.
国学大师章太炎与康有为政见不合。一次康有为过生日,各界人士赠送寿联,章太炎撰联辱骂康有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上联将《中庸》中"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一句隐去"妖孽"二字,下联把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阅读答题一定要做好三点,即读懂文本、审清题意、准确表述。读懂文本文本就是我们阅读的文章本身。要做好阅读题,就必须把文本真正读懂,这是答题的必要前提。怎样读?大体可分三步:1.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  相似文献   
10.
意象·意境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