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远程教育对学习支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建立良好的教学辅导环境,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录音、录像,面授辅导和自学等环节组成。学生的学习本应以录音、录像谋为主,以辅导为辅,但是目前录音、录像课教学节目的制作很不完善,质量不高,学生收听收看效果不佳。另外由于学生年令悬殊,文化程度不同,工作经历有别,实践经验多少不一,加之文字教材大部分采用普通院校本科版本,很不适宜电大学生自学。因此,面授辅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就目前而言,辅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许多教师还没有掌握一套定型的,有利于学生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导致辅导课没有起到辅导作用。有的抛开主讲教师讲授内容,另辟新径,旁征博引,独立宣讲,辅导时数等同或超过主讲课时数,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有的则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毫无计划,盲目从事,针对性不强.或者完全重复主讲者内容.教学平淡枯燥.感  相似文献   
3.
对于民国初年临时大总统职位变更一事,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成是孙中山拱手相送,更不能完全理解为袁世凯鼠窃狗盗,而冠之以"窃贼""卖国贼"之骂名。在全体一致公举和亿众欢腾的背后,是那个时候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经过对我国一些重点工科院校的调查表明,经过几年非化工专业工科院校取消基础化学课程后,现大多又恢复基础化学课程开设,取名为“大学化学”。 一、为什么要重新开设基础化学课程 论其原因,是由于目前科技的发展,能源、材料及信息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都与化学密切相关。现代科技任何一项新的成就都是许多学科交叉的产物。 高科技的出现,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必须具有光、电、磁、热等特殊功能。同时材料也从传统的三维块状向二维的薄膜材料、一维的纤维材料发展,目前零维的超细颗粒材料已为现代科技精英们视为…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和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当时的晚清时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们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深浅不同以及对待外来事物接受能力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在人格魅力,洋务事业以及外交事务等方面的差异,从中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架线施工时,绝大多数架线工程需要跨越处高压输电线路,方可完成施工。但是,当输电线路路架线施工中跨越施工越来越频繁时,也会对电网造成一定量的停电损失,且稍有不慎,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现象下,为防止或减少输电线路跨越架线施工时,停电及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停电跨越技术的应用也便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本文就主要对不停电跨越技术进行阐述,并详细分析其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传统悲剧凡事总以“大团圆”为结局,反映着人们对诸事的美好的善良的愿望,这种结局和愿望是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五·四”时期,由于外来思潮的不断涌入,国内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中国传统悲剧为之一变,以反“大团圆”为特征,“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悲剧创作盛极一时。这种文学现象是与中国社会对文学的要求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丰富,但有些词的某一义项与另一词的某一义项基本相同或相近,即我们所说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虽然它们的基本意义相同。但仍有许多具体、细微的差别,若不加以注意,理解古文就容易混淆,有时甚至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反之,不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而且能够深入体会作者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文试选取三十例常见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共鸣是鉴赏者在鉴赏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 ,鉴赏主体的认识方法、审美水平、生活实践等与作品的审美内容适应与否 ,是主客体共鸣能否产生的重要因素。作品新颖别致的艺术形式是引起共鸣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俗文学是相对于雅文学而言的,它来自于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和话本小说;来自于民间的传奇故事;来自于西方的推理小说,侦破小说、惊险小说.通俗文学与雅文学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在于:“雅文学是人学,灵魂之学;俗文学属于故事学.”①雅文学以人物为情节的重心,而故事情节退居为次要位置,俗文学以情节作为作品的重心,以其曲折、离奇、紧张的悬念、快捷的节奏取悦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