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远未进入所谓的"消费时代"、"消费社会",而是进入了一个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文化经济阶段.在当前,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纯粹的"文化",纯粹的"消费".经济、生产仍然是第一性的.现在已成为全社会"关键词"的"消费文化"本质上仍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文化产业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消费形式.在全球化"消费文化"背后实际上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双重意义上的殖民化陷阱,这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2.
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大学是不是真正把培养人才的任务放在了核心和根本的地位,关键是在于它是否把教学工作放在了首位.大学的科研工作固然重要,但科研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把科研的成果、学科的前沿性知识迅速转化为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方法的问题就是误把知性当理性,这是我们过去产生种种失误的思想根源之所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需要一大批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同时又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性的视野、统筹兼顾的水平和能力的人才,这就向我们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生存和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体系中,实践无疑是其最根本的原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份重要理论文献里,马克思把这一思想阐释得尤为明晰。因而,对“实践”范畴的发现和深入研究是创立唯物史观的真正起点,也是全部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的根本性的基石。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逐步深化和现代性进程的加速,实践的内涵也正在不断扩展和拓宽,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这一范畴理解为“人类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这样一个水平上,而应当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这才是科学的和符合真理发展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前提,从实践与生存两个层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进入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以来,农民大规模外出务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制约了我省新农村建设,抽空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并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尽快作出政策性的调整,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归,培养能承担和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一代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5.
思考和建议——我看30年文论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论的发展和成就有目共睹,我们的文论研究正在走上正轨,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但30年的文论发展过程中所显露出的问题,也许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首先是理论的引进何为的问题。引进西方多元化的新理论,除了思想、精神解放的意义而外,更为迫切、更为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尽快、尽好地建设自己的文化和理论,提高民族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其次是我们当下的文论发展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文论界的学术同人确实应当群策群力,共同地思考和致力于建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合我们文化传统的文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拉动内需的实质是保护、拥有、开拓和发展国内市场,建立起强大的内向型经济,而农村市场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变千年以来我国传统的小生产形态的农业生产,代之以现代型的农业经济产业,使农村走上现代化之路,使农民富起来,产生出持续的、不断上升的消费欲望和需求,拉动和扩大内需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作为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结果的文化产业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迅速崛起,并渐已成为国家、地区的经济支柱和龙头,它的崛起不仅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了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而且还催生了文化经济时代的快速降临。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现代性倚重,进一步探讨文化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发展态势和内在本质,不致因为我们的主观盲从陷落于某些认知上的误区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