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当前的学校建设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学校设施不足、师资队伍不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软硬件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资金匮乏,教师的生存环境不好,学校管理不力。要走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困境,应努力从国家政策制定和财政实际支持方面保障寄宿制学校硬件设施、配置的完善;努力从学校制度建设和优化师资队伍方面,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学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心理咨询理念下的德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德育目前仍处于尴尬境况:投入的工作并没有对德育实效起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仍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教育绝不是在枷锁与桎梏中进行的,真正好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力觉醒,说教与灌输都不如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悟,让他们出自于真心的想要提升自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罚,与有效的赏识教育一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1]然而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对惩罚的概念产生了混淆,把正当合理的教育惩罚等同于体罚和心罚,忽视了惩罚  相似文献   
4.
李醒东 《成人教育》2001,(11):16-17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传播是世界教育史上一个最伟大的事件。就其影响的性质来说是革命性的。终身教育思想在理论上的贡献及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源于它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在更广泛意义上对理论的需求和世界教育发展现实可能的趋势。同时,终身教育理论观点之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诸多教育思潮中脱颖而出,也与其本身的理论性格有很大关系。本文侧重从激进的革命性、理想性与保守的建设性、现实性以及思想的开放性、发展性来分析终身教育思想的理论性格。  相似文献   
5.
从“办出特色”到“特色学校”:问题及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色学校的研究和发展中,存在概念使用混乱、运动式发展、学术视野不广、理论深度不够及系统成果缺乏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发展与政府职责、与理论研究、与竞争环境等的关系的错位.深化对特色学校的研究,需要对一些问题再作反思,经历、体验并概括特色学校的内涵,在更广的背景下理解特色学校建设,从而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判断教育叙事是否一种理论的前提是对理论的再认识以及对叙事研究与理论关系的理解.理论是一种研究的视角,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理论.教育叙事作为现象学视角下的解释世界的方式无疑成为一种教育理论的表达形态.教育叙事借由生活性的语言,通过对意义的理解以及研究者的逻辑构建体现出其深刻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创建特色学校活动中的主要问题有:教育行政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缺少学生和公众的评价,缺少必要的体制环境,特色学校形式化,对内涵理解简单化。在有关特色学校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有:研究者缺少实际体验和经验,概念混乱,视野较窄,缺少哲学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爱因斯坦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责任心、有个性的公民,而不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听话的机器。因此他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尊重学生的人格,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学习自由,引导他们通过活动和交往主动地探究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的德育目前仍处于尴尬境况:投入的工作并没有对德育实效起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仍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